
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在吴川市覃巴镇沙田村了解番薯种植情况
4月27-28日,岭南师院生科院刘锴栋教授、科研处王雁老师以及湛江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陈胜勇等农村科技特派员前往岭南师院扶贫驻点吴川市覃巴镇沙田村和吴川市吴阳镇那界村开展科技助农兴农活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先锋带头作用,综合运用各种科技力量为湛江市农户“抗疫情”“保春耕”提供技术保障。
“你看这个番薯已经出现虫口,主要原因是存在地下虫危害。而且最近番薯的收购价偏低,你得抓紧时间组织人员收获,不然影响番薯品质和最终效益。”在覃巴镇沙田村的番薯种植产业扶贫示范基地里,科技特派员刘锴栋在田间为合作社负责人现场指导。另外还给种植户送去了岭南师院编写的种植书籍,同时商定后期资助赠送生态有机肥。今年初,刘老师通过实地调研,积极指导推进番薯覆膜栽培等新技术、新方法在沙田村的应用,促进该村番薯产业向着高质量方向稳步前进。
距番薯种植基地不远的地方,该合作社在村里还第一次种上了西瓜。由于前段时间湛江地区雨水多,造成西瓜被水淹,出现了死苗、乱瓜、坏瓜的现象,严重影响西瓜生产。岭南师院特派员服务队积极指导种植户采取清沟排渍、抢时喷药防治病虫害、人工授粉确保坐果等多种措施恢复生产。
4月28日,岭南师院特派员团队还前往吴川市吴阳镇那界村水稻番薯轮作基地开展指导。种植基地负责人林天耀表示,几年来,通过岭南师院刘教授和湛江农科院陈农艺师等专家的指导帮助,种植基地开展了水稻番薯轮作种植,解决了种植过程中的很多问题,水稻种植的收益也年年增加。刘锴栋老师对基地负责人再次强调,水稻番薯轮作种植既能够促进粮食增产,又能够改良土壤,还能提番薯产量和品质,这是一个适合吴川地区土壤条件的种植好方式,同时积极指导开展番薯地上部病害防治工作。
据了解,疫情的发生及湛江地区最近天气的剧烈变化,都对湛江市农作物生产、采收流通造成较大影响。在当前脱贫攻坚和复产复工的关键时期,岭南师院科研处组织广大农村科技特派员积极响应广东省科技厅“科技助农、复产复工”的号召,勇挑重担,发挥科技帮扶作用,积极进行线上线下指导和入村入户工作,助力农业生产和脱贫攻坚。

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在吴川市覃巴镇沙田村了解西瓜种植情况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