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共同战“疫”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随笔]三月披红妆,花开致英雄

发布日期:2020-07-13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那一抹绯红的苍劲身影,耸立在一片深绿中,仿佛成为街道上最美丽的颜色。顺着窗,在一推一掩之际,一股暖风扑面而来,木棉花开了,红遍了枝头,飒飒于热烈的春阳之下,像极了英雄的火炬,俊秀而又阳刚……

那是咱们村入口旁一棵盛开着的傲然挺立的木棉树,每年这个时候,它都会开得格外的茂盛,远看好似一团团火苗在枝头雀跃燃烧,木棉树下熙熙攘攘的街市,人来人往的进村大道。此情此景,我不禁感叹,想起了在寒冬里突如其来的这一场战“疫”,本应灯火通宵、人声鼎沸的街道一瞬间变得杳无人烟。疫情期间,进村口一旁的那棵木棉树像往年一般如期绽放,而树下站着零零星星的几个身影,时不时会有两三个戴着口罩的人经过,街道两边的商铺都紧闭大门,剩下的是负责测量体温的村干部和志愿者们,怪冷清的。兴许大家偶尔出去市场买个菜,见个面打个招呼罢了。也算是新年的问候吧,彼此用眼神道一声珍重。

即便如今疫情一天天蔓延,但每天村里的菜市场供应还是源源不断,也许日子会慢慢平静下来吧。“一大早的一直下雨,可真烦咧!”正在菜市场挑菜的我,听到一旁的大婶说道。便不由自主地向防控疫情的村冈点望去。突然发现,在村入口的站冈点,站着一位大叔。他裹着一件黄色的大衣,深绿色的裤子,裤脚下半部分湿了大片,和那厚重的雨鞋黏在一起,稍抬头一看,那大棚檐边的雨滴早已漫湿了贴紧鼻梁上的蓝色口罩。有年轻的村干部递给他一碗热饭,只见他双手捧着那碗热气腾腾的饭,见到有人经过,又放下碗,颤抖地拿起体温计,量完之后还提醒他们戴好口罩。那晚寒夜依旧不停地下雨,就像疫情肆虐地蔓延着全国

各地。漆黑的夜里,站岗点处,只剩下那被黑暗隐藏着的粗壮的木棉树干,随风雨飘落躺在水洼里的木棉花,还有几个穿着黄色大衣的身影。村主任见他年纪也大了,劝他回去休息。“没关系的,我一定要守好我们的村子,这样才不会给国家添麻烦!”他一口气地说,很着急的样子,生怕这里不留他干活了。简单一句话,却温暖了很多年轻干部的心。另外,我们村里成立 24 小时体温测量站岗点,各个进入村口路段严谨把关,村里的志愿者还给我们派消毒水,提供居家防疫措施,让我们在抗疫中感受到温情。我发现,村入口的那棵木棉树开得格外灿烂了……

疫情面前,社会上还有很多仁人志士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几百名市区的医生纷纷紧急出征,驰援湖北医护人员,其他各地区的医护人员也整装待发,接连几批赶往湖北。为了救助更多的病人,他们义不容辞,只因“现在正值危难时刻,国家需要我,医院需要我,病人需要我,我就应该挺身而出”。每个人都为社会付出一点点努力,贡献一丝丝力量。举国上下,全民抗疫志愿者默默站稳岗位;无数的医生、警察坚守到抗疫结束;华侨同胞与祖国母亲血脉相融,赞助物资和捐款等等。虽然这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足以见证华夏儿女为国家与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正因为这一份份沉甸甸的善举,一张张兢兢业业的面孔,一缕缕孜孜不倦的身影,一份份恪尽职守的心血造就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民共同抗疫的场景就像火红的木棉花般团结一起,齐头绽放,共同抵抗这肆虐的疫情,在这初春逆行战线。守职的脸庞是鲜红的旗帜,展现的是不屈和英勇的力量,它在捍卫国民的阵地上高高飘扬,就像那鲜红的木棉花,有着壮硕的躯干、顶天立地的姿态、英雄般的风骨,齐心共同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

在那入村的小路口,站岗点撤走了,而木棉花始终如一地怒放着。微风掠过,一树炫目的红妆瞬间驱散了盘绕多日的雾霾,仿佛又引燃起心中那种久违的激情。他们像明亮的灯塔,带给了芸芸众生无限的希望;像燃烧的火炬,驱赶了寒冬,迎来了暖暖三月春;像抗击疫情的英雄,挺战逆行趋恶浪,抗击疫情施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