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共同战“疫”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随笔]抗疫,心连心

发布日期:2020-07-13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1 月 27 日,大连第一医院呼吸科护士李雯和同科室十几位同事一起,乘上了开往武汉的高铁专列,成为了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之一。

当年,李雯从省医科大学护理专业毕业,从此成了一名护士。工作几年来,她有冲劲,又负责。这一次支援湖北,她报了名,怀着一腔热血来到湖北。

赶来前,她给母亲发短信,谎称自己这几天要在医院加班——怕母亲担心,她不敢告诉她实情。

车到武汉已是傍晚。他们一行——十几人匆匆赶往对口支援的县医院。了解病情、分析病例……一直到深夜。

第二天正式开始战斗,李雯负责一个轻症病区的八位患者。第一天上岗,她就感到莫大的压力:护士的职责是“护”,护身以外,还要护心。但她所在的病区,气氛却很凝重——病房里都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他们大多显得情绪低落,话也不多说,时常盯着天花板默默发呆。李雯试图宽慰他们,但是收效甚微。她知道原因: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病情容易恶化;主任告诉她这个病区就曾有一位老人因病情突然恶化而离世。她明白,现在必须打一场胜仗来为患者们提振信心!要快!

下午回到酒店,她累瘫在床上,忽然接到母亲的来电。母亲絮絮叨叨地嘱咐她要注意休息,饮食要规律……她嗯啊着。突然,母亲问道:“我听说你们医院去支援武汉了,你呢?”她一个激灵,开口道:“没,我没来,我在医院留守呢。这几天一直要加班。不信你去问,现在科室人手不够……”母亲打断她:“好,那你一定要注意身体呀。”

挑战和机遇出现在第四天——病区一位患有心脏病的老人病情恶化,要迅速手术。医生和邻省调来的医疗器械都已经准备就绪。大家都对这次手术寄予厚望。经过十个小时的鏖战,八十岁高龄的患者转危为安,病房传来了欢呼声。

一周后,病区里一位姓苏老人出院了。病区里的气氛更轻松了。老人们开始玩笑打赌,谁是下一个回家的人。

李雯轻松了许多,她仿佛看到不久之后,患者们一纷纷出院回家的情景。最近两星期,母亲时常给她打电话。她上班手机静音,回酒店倒头就睡,电话接不到。于是母亲就每天给她发短信,叮嘱她注意休息等。她看到了就回复一下。

两个星期后结束支援任务,踏上归途时,李雯所在的病区战果喜人:八位老爷爷已有六位出院,剩下的也脱离了危险。

李雯跟母亲打电话说了实情:“妈,我去支援武汉了。放心,我顺利完成任务,现在已经回来了!”

电话那边的母亲声音哽咽:“妈知道。那天给你打电话,你说你‘没来’,妈就明白了。怎么是‘没来’呢!平安就好!完成任务就好!妈支持你!”

原来,抗疫,真的是心连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