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氛围叫齐参与,有一种传统叫传帮带,有一种精神叫高快强,有一种荣誉叫七连冠。” 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李健彬在朋友圈的一段话高度赞扬了学院的体育比赛成就。今年岭南师院第27届学生田径运动会当中,数学与统计学院以普通组团体总分320的高分成功卫冕团体冠军。同时,数计学子在运动会中囊获10个单人项目金牌、2个团体项目金牌,8枚银牌、7枚铜牌和体育道德风尚奖,战绩显赫。
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七连冠是如何炼成的?记者近日走进这个团体探访。
精神内核:互相扶持、团结默契
数计学院在学期初就开始筹备校运会工作,在10月、11月就开展二轮院级选拔赛,甄选优秀的体育人才。数计学院还与遂溪裁判组建立了友好往来、共同学习的合作联系,在选拔赛过后遂溪裁判组与数计学子进行分组结对,每天进行指导训练。400米接力选手吴海勇表示:“经过长期的训练后,我觉得自己的能力在提高。”他的队友曾德兴也说:“在这一个多月的训练中队友们一直互相关心,也让我们在比赛中默契十足。”数计学院体育部负责人黄泽锋表示,校运会前一个半月就开始组织训练。训练强度大,时间密集,在艰苦的训练下,运动员、教练与体育部干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训练中后期的时候,有个别运动员出现了懈怠倦怠的状况,体育部干部则不断给运动员鼓舞、安慰、激励。在平常训练中,会帮忙买早餐、肌肉放松和聊天倾听。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以及校运会赛事情况。院领导李健彬书记、陈历敏院长和唐洪浪副书记等亲自到开幕式现场指导工作、为选手加油助威。数计学院往届校友也高度关注赛事,在校友群里捷报、贺电连连。甚至有校友特地开车回校观看比赛盛况。
凉爽的秋风呼喊着青春的欢悦, 飘扬的彩旗绽放出蓬勃的气息。赛场上,数计学院的拉拉队秩序井然地为选手们加油喝彩、挥手摇旗;加油的喊声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鼓声,整齐洪亮、气势逼人。来自18统计1班的叶晓彤表示,“匆匆赶回岭师,就是为了见证七连冠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数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唐洪浪感慨:“七连冠”离不开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推进的决断力;离不开全院师生上下一心、携手奋进的凝聚力;离不开后勤工作人员默默付出、坚守岗位的奉献力。
内在动力:敢闯敢拼、进取求新
19数本1班麦春燕是女子100米栏和400米栏的选手,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她非常害怕摔倒而不敢跨栏,后来经过教练和同伴、体育部干部的鼓励和自身的努力下,最终克服了心里恐惧,夺得400米栏第七名。数计人都有一股冲劲儿、闯劲儿,面对充满未知和风险的高峰,他们总是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男子铅球冠军曾日炫在比赛前不小心扭伤了腿,但是他迅速调整了心态,秉承“勇攀高峰、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继续参加比赛突破了自己,夺得了桂冠。18数本6班的冯莹莹同时报了50米和4*100米的项目,在训练时她又兼顾短跑和篮球训练,强度大、频率高,但她咬咬牙坚持了下来,在光荣榜上添了一金一银。
数计学子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出场方阵展示。黄泽锋介绍,他们从校运会开始前2个星期就策划校运会的各项具体事宜,从大本营的设计、装扮、以及开场式都花了很多的心血。开场式方阵是由60个人,其中24人用kt板拼成的行列式队伍最引人注目,这个行列式包含数字2017和数字2018分别对应数字5和数字6,寓意了往届数计院夺得的荣誉,2019所对应的数字7和整个行列式的结果等于7,暗喻今年数计学子冲刺七连冠的决心。他们希望用这些特别、新奇的创意给全校师生带来一个不一样的印象,展示数计学子的精气神。
致胜秘籍:紧跟时代、自我更新
面对当下青年体质不容乐观、健康意识淡薄、缺乏自律和管理能力的社会普遍现象,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着力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数计学院紧随时代风向,站在时代前沿看待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大学体育工作,大力支持学校体育建设,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的文件精神,真正鼓励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
在时代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只有不断的自我更新和自我进步,积极吸收先进经验开拓新型做法,才能不会被时代的浪潮所吞没。数计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宗旨,从传统的说教转变为活性引领,注重从学院运动会、学生团体竞赛、学校运动会等丰富多样的体育赛事渗透强身健体、加强锻炼的体育思想,营造积极主动、热情努力的体育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良好价值观、竞争观的形成,有效地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数计学院代表队方阵(数计学院摄影部供稿)

数计学子为运动员们加油(数计学院摄影部供稿)

数计学院庆祝七连冠(数计学院摄影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