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萌芽”社会实践队来到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石颈中心小学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期间,“萌芽”实践队在带给石颈镇孩子新知识的同时,走访镇上多个村庄、拜访镇政府领导等,收集和获取资料,希望能为石颈镇的扶贫项目助力。
生活扶贫:政府主抓,村民参与
“萌芽”社会实践队员在探寻扶贫这一项目的过程曲折、不断探索,才终于得到机会与政府方面谈话和交流。在上门拜访政府领导的时候,队员们得到了石颈镇镇长郑智春的支持,并与石颈镇农业办副主任何经伟进行了交流。
石颈镇在2015年正式成为精准扶贫的对象,至今,镇内的白坭村、香岭村、蒙村、平城村和平山村是五大贫困村。石颈镇政府除了贯彻落实政策指引抓镇上贫困户在生活上的补救资助外,还通过出资支持三大项目的发展,动员和鼓励各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参与项目,自力更生获得生活收入。这三大项目分别是四个百香果种植基地、蜂蜜养殖以及光伏发电。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至今,政府还帮助贫困户改造住房,已由2015年的一千多户减少至今的几十户;在道路整改方面,已完成乡道硬底化6.3公里、村道13.6公里。“交通方便跟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存在着相当大的关系!”何经伟表示,今年还将对香岭乡道进行硬底化。如今,石颈镇已经被评为精准扶贫先进镇,政府方面表示,精准扶贫还在做并将继续加油做,争取早日脱贫!
教育扶贫:下乡支教,传播知识
今年,“萌芽”社会实践队以“牵手当夏,筑梦粤西。埋下种子,让爱萌芽”为口号,为石颈镇的孩子传播知识,开阔视野,播种一个大学梦!
“萌芽”实践队在石颈中心小学除开设语数英三大主科外,还开设了武术、唱歌、舞蹈、朗诵和美工等五个辅助兴趣班,意在丰富孩子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增加学习宽度,拓展视野。
“虽说出发前就已经做好了教案准备,但是我们在支教中发现,实际情况与预想出现偏差,只能不断进行调整。”实践队队员在一次聊天中说道。他们每晚对着电脑修改教案,忙到三更半夜,只为找到最适合孩子的那一套教学方式。“短短十天,我们能为孩子做的不多。而农村孩子辍学的现象很严重,我们希望能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名叫‘大学’的种子。”萌芽实践队三十多名队员在支教十天里,为实现这一目标竭尽全力,锲而不舍。
“我们喜欢萌芽的老师来给我们上课!他们带给我们很多新知识!”石颈中心小学的小玉说道。“谢谢萌芽的哥哥姐姐们,因为你们,我们从此有了一个大学梦!”在离别前,五年级的小睿告诉队员。而他的这一番话,让全体实践队成员收获了喜悦和感动!
“萌芽”队员就石颈的教育扶贫问题曾找过镇政府,对于镇上小学的硬件设施问题,镇长郑智春表示不久会与市教育局反映,争取进一步完善石颈镇的教育设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学习条件。
精神扶贫:不要留守,想要陪伴
“老师!老师!你来陪我玩!”这是一个身穿粉色衣服的小女孩拉着“萌芽”队员的手时说的话。
傍晚五六点,本来早早就放学的孩子,还有好多留在学校里,有的拉着“萌芽”老师的手到处走,有的在球场上跟老师一起打着篮球。
十天里,每每这个时候,都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打闹声、欢笑声,在学校里回荡着,“有的时候,我都不想吃饭了,因为跟他们一起玩很开心。”一位“萌芽”队员说道。
“爸爸妈妈不在家,到外面去打工了。以前的老师不会跟我们一起玩······”当问到石颈孩子为什么总爱跑去学校找老师玩耍时,他们普遍这样回答。石颈中心小学校长林海峰表示,在校内就读的学生里就有40%是留守儿童,多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萌芽”社会实践队意识到这一现状,愿意与孩子一起玩闹、一起聊天,甚至一起成长。“妈妈过几天就要回来了,我要把这幅画送给妈妈!”绑着马尾辫的丽丽兴奋地跟老师说。
“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心里是欣慰的,也是心疼的。”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应该被贴上“留守”的标签,陪伴才是对他们成长最好的关爱和负责。
精准扶贫工作文件的复印件 (关锦洵 摄)
孩子趴在队员身上聊天 (关锦洵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