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握着相机,时而快步向左移,时而快步向右走,时而又往后半蹲,虽然只露出半边脸,但依旧遮掩不了他身上那专注热爱的气息。他,就是现任大学生记者团的摄影记者杨永光,来自2015级体育教育学 4班,也是首届“金笔岭师”比赛中“十佳新闻影像奖”的获奖者之一。
从2016年起,杨永光就正式加入了大学生记者团,主要在摄影部里担任图片新闻采访工作。在这一年中,杨永光与部门同事一起参与了众多校园新闻事件的报道。就如在 2017年4月的学校“双代会”期间,面对学校一个个大型重要会议的时候,阳光上进的杨永光同学果断地抓紧机遇,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会议和活动的摄影中去,他坚持用镜头说话,完整、真实地记载了此次“双代会”的盛况和成果。
从开始的日常任务,到现在的各类会议和活动,杨永光见识到各式各样的场面,拍摄到风格各异的照片,对单反等影像器材更是有了更深的认识。当杨永光回忆起当初身作摄影小学徒的自己时,原本活泼好动的他突然沉默了片刻,随后便蹦出一句话:“我很感激自己是一位岭师新闻工作者。”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这就是杨永光同学一直以来最欣赏的一句话。
确实,每个人都不能放弃成长。深知这个道理的杨永光,一直毫不犹豫地朝着校园新闻媒体的摄影工作向前迈步。杨永光在大学生记者团的摄影部里已有一年,或许是由于他的实干精神,或许是由于他对影像的热爱,已经大三的他感到自己宛如部门里的一个幸运儿,他庆幸曾经自己的懒散拖拉都在不经意间慢慢流失了,留下更多的是干练和雷厉风行;他庆幸自己从未收到过关于对自己拍摄照片的质量不满批评,庆幸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认可,庆幸自己在退伍后仍能寻到自己的兴趣爱好。
原来,杨永光是一名参军入伍的大学生。在入伍的期间,杨永光就开始对摄影产生了兴趣,而且随着兴趣的不断浓厚,他更是勇敢地担任过部队里的新闻报道员。那时,他的工作内容除了摄影之外,还要包括一些简单的段落文字。
有着丰富摄影经验的杨永光让我们看到,摄影可不是嘴皮上说说,耳朵旁听听理论就能够做好的,必须得切身实地去做、去拍摄,唯有真正的行动了,你才能体验到当中的乐趣与奥秘。杨永光羞涩地提到,他非常喜欢拍摄岭师校园的景观,尤其是树,并且还形象生动地把自己的大学生活比作成一棵大榕树,“学习是它的根,校园媒体工作是它的叶,而亲身实践则是它的果。”
平日我们羡慕他人的照片效果真好,殊不知,这照片的背后隐藏着拍摄者多少的心血。杨永光指到,对于一般大型的任务照片是需要在电脑前花费近 5小时来进行认真细心地修图选图等等。面对部门今年的摄影新血脉,杨永光选择了耐心、真诚地教导新干,培养他们成为校园摄影的又一批新强军。其中,最让杨永光记忆深刻的就是在今年11月份,那时我校迎来十年一次的评估工作,在这段大型任务期间,大学生记者团需要对 11位评估专家进行为期 3天的跟踪拍摄,无论是会议,还是游园外拍,他都得对每一位新干的拍摄教导至少达到一次以上,随时随地对新干进行指教,这或许是一件烦心事,但是杨永光仍旧选择了坦然接受。当他看到新干们都成长得很快,甚至有的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杨永光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透过他那真诚的眼眸,人们仿佛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作为摄影工作者的杨永光还身兼排球协会的会长,责任重大的他需要管理自己的学习,又要管理好协会的大小事务,还要认真完成校园新闻媒体的摄影任务,可见他的办事是如此的高效啊。可是,时间冲突问题是每个人都在所难免的,当面对这一难题时,杨永光又是怎么办的呢?
他的朋友纷纷表示在杨永光看来,这并称不上是件难事。因为时间紧急的时候,他会二话不说地直接带上电脑就到现场里修图选图,丝毫不会耽误到任何事情。
如今,大三的杨永光看着自己的摄影水平渐渐步入专业的门道,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关于拍摄技巧的想法经验,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感激当初肯坚持、肯努力、肯实干的自己,感激遇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好平台。
“一个人的梦想只有依托实践才能实现,记者团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成就自己心中理想的舞台。短短一年,我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在人生路上,这些都将成为我宝贵的经验。”杨永光感慨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杨永光热爱校园新闻宣传工作,积极参加校园的新闻实践,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在一次次的摄影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努力担任好“岭师望远镜”的角色,让社会的人们通过他以及其他的校园摄影工作者来认识岭师、领略岭师之美。
杨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