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上,加油和呐喊声还在此起彼伏地回响,而他却不得不离开精彩的赛事如火如荼进行着的现场,带着相机奔往下一个现场,赶赴下一场新闻。他就是 15体教1班的陈永扳,一个爱好摄影的踏实稳重的大男孩。
“你想问什么你就问吧,我知道的都告诉你。”陈永扳结束了拍摄任务之后,有点腼腆地向记者说着。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2015年9月末,在大学生记者团招新“摊位”的帐篷前,陈永扳提交了他的报名表,并最终成功通过面试加入记者团,开启了他的学生记者的生涯。陈永扳加入记者团成为摄影记者最初的想法是摄影记者非常的“酷”,各种大事件都有摄影记者在一线拍照,用图片给大家呈现新闻事实。
“我在进入记者团以前就很喜欢摄影,也经常喜欢去拍照,但是。进入记者团之后,我明显地发现了自己在摄影上的不足,我发现,我其实‘不会摄影’。”陈永扳一边回忆一边跟记者说着。
“记得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委员会年会(湛江四中分会场)中拍的照片,角度没找好,然后拍得不理想,差点导致新闻没有配图可用,还好有关天冲老师补救。”因着一股对摄影的热情,刚进记者团的他,总能积极利用课余时间接拍各种任务,但是,拍出来的效果并不能很好地得到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认可。
在记者团刚开始的那段时间,由于有着一腔对摄影的热血,他没有气馁,仍能保持这对新闻摄影的热爱,继续积极接任务,不断在挫折中坚持学习,主动请教老师和师兄师姐。他笑言,“在摄影的路上,我终于慢慢入门了。”
用心学习,日渐成长
“当我第一次出任务上台拍领导的时候,手心里都是汗,还好在李敏师姐的指导下,连拍 N张图片之后拍出能用在新闻网的照片,我的心情复杂到没法形容,激动到马上在新闻网上截图发了朋友圈。”他挠着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着。
“最开始自己学习修图的时候,修出来的效果有的时候会‘让自己自我怀疑’为了能够学好摄影,拍出一张满意的图片,我三天两头就往住在旁边的根兴师兄的宿舍里头跑,去‘偷师’。”陈永扳口中的根兴师兄当时记者团的摄影部的副部长,摄影技术和PS都很优秀。
在时任记者团摄影部部长的翟健等人的指导下,陈永扳不到一个学期就能够独立出任务,拍出能用的照片。也真正开始为自己的摄影技术开启了从“会”到“精”,从“能用”到“会用”和“想用”的道路。
负起责任,学会担当
“翟健师兄告诉过我,记者是一种责任,是一位新闻人的使命,是主动把工作做好的一种积极的心态,这种责任决定这我们能否把工作做好。”陈永扳表示,在记者团工作的时间越长,对于这种责任的理解就会越来越深。
正是这种责任和担当精神,让陈永扳一直坚持当好一名摄影记者,总能在记者团需要的时候参与到工作中。“在记者团的每一天都让我更加深爱摄影一分。”因为在这里,他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更有良师益友互相交流学习,为他提供摄影技术方面的指导,在这里,他完成了从“爱摄影”到“会摄影”的蜕变。
他认为,摄影是一个记录生活点滴或者事件经过的一个方式,一种载体。当摄影记者,就要做好这种工作,要不怕牺牲时间,要学会奉献。就像他在整个运动会里,都不能完完整整看一场比赛,可他和他的相机,却走过了运动场的每一个角落,记录着运动健儿们奋力拼搏的瞬间。
进记者团以来,让陈永扳印象最深刻的是2017年11月初,学校迎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时候,关天冲老师在工作动员会的时候说的,“学校十年一次的本科评估,你们是见证者,同时你们也是记录者,这是你们大学生记者生涯中最为之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最为光荣的工作。”所以尽管课业很忙,他依旧回到记者团,参与到这一次重要的工作中。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现在的陈永扳,在摄影技术上已经褪去了刚加入记者团的时候的青涩,通常情况下已经能够很好地把控住各种摄影需要进行拍摄。在日常,他会尝试接一些跟拍的兼职,锻炼在不同环境下的拍摄,争取在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拍摄技巧。
“尽管到现在,我依然觉得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可以提高的东西,对于摄影,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继续坚持学习下去的。”陈永扳说这句话的时候,摘下了相机镜头盖又合上,仿佛在在告诉他自己,他会以行动证明着他这句话。
作为学生记者,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他表示往后会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主动去发现校园的多姿多彩,用心地在生活中寻找、用镜头记录和分享这些校园里美丽的瞬间,真正做好校媒人的本职工作。他计划通过多实践,多尝试新的摄影去提高自己的技术。
看着夕阳的余晖,他认真地看着记者说,“我爱摄影,我爱记者团,我想将来不管记者团在什么时候需要我,只要我可以,我都会回来。”如今,在记者团摄影中心的微信群里,只要师弟师妹们有疑问,陈永扳会的,他总会耐心地为大家解答。他说:“这是一种传承!以前师兄师姐们也是这么帮助我的,如今我当师兄了,也应当要把这份温暖传承下去!”

陈永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