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入学以来,张清富就加入商学院新闻中心(现宣传中心),担任通讯员,这也是他这段记忆的开始。那一年里,他兢兢业业,坚持做好新闻中心通讯员工作,仅 2015-2016年度,共计向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网站投稿并采用 17篇,岭南师范学院新闻文化网投稿并采用22篇,且有9篇被图读湛江-碧海银沙采用。
平日对待部门工作,他能够做到态度认真诚恳;对于工作完成,积极上心;对于自己的每一篇通讯稿,他都反复斟酌、修改,精益求精。虚心学习通讯稿的写作,经常请教师兄师姐、同事。学有余力的时候,也会自行学习摄影技巧和了解微信小组,以便更好的配合其他部门工作。
懵懵懂懂的他,在 2016-2017年,受师兄师姐的信任,担任商学院新闻中心副主任,主要负责文字编辑工作。态度认真,积极负责,高质量的完成稿件修改与投稿、发布工作。在这期间,共有 50余篇稿件在校内外媒体发表。并荣获校“十佳优秀通讯员”、“百优宣传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
大二的时间里,他和他的主任、文字编辑、摄影编辑 5个人,在新闻中心的时光里,结下深厚的情谊。关于新闻中心的点点滴滴,都凝聚着他们五人的心血。为了工作,可以讨论到深夜,可以在门禁前的最后一分钟冲回去,可以付出很多很多......
时至今日,受他们四人的信任,也受老师的认可,张清富留任商学院宣传中心的主任,负责工作的承上启下与全局统筹。作为新成立的宣传中心,负责学院的宣传工作,仅 2017年9月开学至今,出色的完成学院迎新工作、院运会、校运会等宣传工作。宣商道文化,传岭南气象,宣传中心的未来任重而道远!
现任主任的他,和大一时加入新闻中心的他一样,没有忘记,他为何选择这里。
生活与工作:负责到底
还记有的这么一句话:“既然选择,所以负责。”后来,宣传中心指导老师李春霞在后面加了一句:“既然负责,所以负责到底。”大一时担任通讯员,自然无法避免厌倦写稿赶稿的枯燥,那段时间,他也彷徨过。重复的出席不同的活动,回来重复的赶着新闻稿,即便是大二时担任副主任兼文字编辑,也是单调重复的改稿发稿,甚至是占用晚上的休息时间、午睡时间......
新闻工作,一开始注定了需要时效性的,所以他的第一篇新闻稿,能够在晚上10点活动结束后的两个小时里,撰写好发给他的文字编辑,所以他的每一次任务,都能在结束后的三小时内撰写好新闻稿,这不过只因为两个字:责任。
你既然选择成为一名通讯员,自然需要及时、高效的撰写新闻稿;你既然选择担任一名文字编辑,就一定要迅速修改、确认新闻稿;你既然选择留任一名宣中主任,注定要为中心的点滴操心。因为,这是你的责任。
生活与工作是枯燥的,但他有能力从无趣的日复一日中寻找坚持的意义。面对通讯员的新闻稿,他愿意执着于点滴的进步,他愿意积极学习更多新闻工作者的技能;面对文字编辑的改稿发稿,他也积极寻找更多新闻稿的形式,他也会努力改进工作的不足......
工作是无趣,但因为责任,他愿意发现无趣中的意义,去负责,去负责到底。
工作与同事:因为信任
在部门的每一天,与同事的沟通自然少不了。还记得他大一时担任通讯员出席活动时,总会提前与同行的摄影员联系,活动任务结束,也不会忘记和伙伴合影一张以作纪念;大二后,和他的四个同事交流更加密切,经常碰头一起讨论关于部门的各种问题;现在更是需要与他的两位副主任、各位部长交流,商量各种活动或方案。这其中,难免有争执,有争吵。
还记得大一时与摄影员出席活动任务,摄影员总会在工作之余帮忙拍摄投影的PPT文件,以便通讯员记录查阅,通讯员一样会认真做好活动内容的记录,帮助摄影员对活动新闻照命名,因为默契,让他们的工作总是高效准确。
而在他们大二时学期末的时候,由于新闻中心更名为宣传中心,并新设立美工部,统筹学院全部的宣传工作。出于不放心与责任,张清富向主任表示了留任的意愿,而当主任询问大家的意愿时,大家都选择了他,只记得说了这样一句:“我们相信你。”所幸不负期望。
因为相信,让他和我的同事伙伴们工作的更加得心应手,因为相信,他们可以一起为新闻中心、为宣传中心的每一天努力。
学院与学校:志存高远
作为二级学院商学院宣传中心,本职是服务与学院师生的宣传工作,服务于学院的各大机构、中心,所以他们可以坚持高效有质量的新闻宣传,所以他们坚持不断的推送推文。
但正如商学院宣传中心的宗旨:“宣商道文化,传岭南气象。”他们是商道文化的传播者,更是他们岭师的新闻工作者,胸怀大气象,也为学校的宣传工作默默付出自己的努力。立足于商学院宣传中心,放眼岭南师范学院,向更多的人宣扬商道文化,传播岭师“崇德、博雅、弘志、信勇”的大气象,这也是每一个商学院宣中人的目标与方向,他们愿为之不断努力进取。
因为责任,因为信任,志存高远,让他有了这段不灭的记忆,让他的大学生活每一天都期待开始,他为他是宣中人而自豪!

张清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