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铅球,凝集了运动员的希望和理想,她们汇集全身的力量,推之而出,铅球飞出了高度,划开了弧线,也落远了距离。
她,手里紧握着那个沉沉的铅球,慢慢地把它托起,稳稳地放在肩头锁骨窝,左手向前方斜伸,右腿向后退了一大步,身体向后方倾斜,突猛力一推,将铅球奋力投出,流星般的铅球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后急速落地。
落地之间,一声声惊叹不绝于耳。经过六轮的紧张比赛,她取得了亚军这个好成绩。
她就是法政学院17级历史系2班的施安,第二十五届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学生女子铅球普通组的亚军得主。刚接受完喜庆颁奖环节的她徐徐地向记者们讲述了她与铅球结下别样的情结。
平复心情,出色发挥
“比赛开始的时候,内心十分忐忑紧张,失误了两次”,施安略为惋惜地向记者解释道,在平时的锻炼中习惯使用比前三轮投掷都大一倍的铅球,并未能很快地适应过来。幸运的是,在后面几轮比赛中裁判及时调整了铅球的重量,为她创造了最佳“绝地反击”的条件,“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我觉得之前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施安笑着回答道。
据了解,挑战扔实心球的施安,在一次无意的接触中喜欢上掷铅球这个项目,“想到既然开掷铅球一次开头,就这样掷下去吧!于是就坚持到现在。”谈及高中参加铅球比赛的“战绩”,施安更是十分风趣地给自己起了一个“千年老二”的称号,“比赛的结果永远是第二名,我已经让自己心态更加平淡了,毕竟每一场比赛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绩。” 她坚定地表示,“临时抱佛脚”这种法子在铅球项目上是行不通的,只有把铅球锻炼作为一件日常的事情去努力完成,才能促使自己在训练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寻找优势,积极向上
“虽然我凭‘一身蛮力’闯进‘铅球世界’,与专业选手相比还相差甚远,但相对其它‘铅球小白’而言,我还是掌握到一些掷铅球的基本入门知识的。”施安坦荡地承认自身存在的不足,也很自信地向我们讲述了部分一般人掷铅球存在的“误区”:不是将球扔出去,而是找准重心,将铅球放在脖子上托着,集中全力将铅球推出去,以达到力的效果最大化。施安表明自己曾经苦恼于实心球与铅球项目之间的选择,但发现自身的臂力优势的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掷铅球这项运动。
“如果你真的喜欢一项运动,不要因为训练的辛苦劳累而放弃。”施安心有感触地表示,在准备校运会的这段时间里,作为一名法政学院的篮球运动员,她曾经在篮球、铅球的训练与学习这三者的时间上难以协调,不过这丝毫不能打消这位有毅力女生对掷铅球项目的热爱与执着,无论前方道路如何,便只顾风雨兼程。
感恩现在,寄语未来
“我真的很感谢自己的教练和队友们,他们平时的鼓励和帮助于我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我今天取得的成绩有很大的帮助。”施安表示在铅球训练期间,收获最大的便是这一份浓浓的情谊,不仅有父母爱意的叮嘱,还有教练、队员以及舍友的暖心照顾与关注,“正确的掷铅球的姿势、动作和力度少不了教练、队员们之间相互激励、指点与照顾,这段时间很忙碌,也非常美好。”
提及明年的校运会,施安表示自己将继续“出战”,在赛场上全力以赴,为法政学院争光,“不管未来比赛冲刺的结果会怎样,我希望自己在体育尤其在铅球项目上有进一步的突破。”带着热爱体育的初心,执着追求,纵然对手众多,也要尽力摘下“千年老二”的头衔,这就是一位自信坚毅的女运动员施安的内心真实写照。相信如此努力、如此坚持、如此优秀的她,会冲破重重荆棘,破茧而出,蜕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努力就有回报,这种感觉很是享受,我还见过凌晨5点的岭师。”施安欣喜地回想道她印象中的“凌晨五点的岭师”。
都说“凌晨五点的岭师”不是每一个人能轻易体会到的,尤其是太阳泛起,给漆黑一片的沉睡万物带来万丈曙光之际,最是让人们满足,愿我们每一位岭师学子手执一份最初的信念,争做“凌晨五点的岭师人”。
学生女子普通组铅球颁奖现场(左一为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