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它也被世界公认为“最难学的文字”之一。汉字所蕴含的奥妙,是道也道不完的。
7月6日,岭南师范学院“早为”社会实践队于宁郁小学的第三天。为了让学生们领略汉字不一样的风采,“早为”社会实践队教学组队员们在低、中、高年级中各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汉语知识风暴竞赛。
低年级以“哑巴吃黄连”这一歇后语作为开场,调动了低年级学生的积极性。随后又以成语添枝加叶、词语接龙等环节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课堂上,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低年级的小同学们以他们稚气而又朝气蓬勃地声音向小老师说着:老师,选我、我会!
中年级以“动物大聚会”为首发环节。“动物大聚会”环节中是以四字成语、歇后语为重点,从而扩散中年级学生们的思维,以此希望能让中年级的学生们领略到汉字别具一格的风采,也希望中年级的学生们能以此做到学以致用。
高年级的学生们是岭南师范学院“早为”社会实践队伍最难招架的一个班级。高年级的学生们是“早为”社会实践队在支教中年龄最大的学生。他们年龄较大,有自己的思想、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来到宁郁小学上课的小学生们,大多都是附近村庄的留守儿童,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父母的管教。因此他们会反抗小老师们的权威。“早为”社会实践队队中的一个队员就是要主持这一场汉语知识风暴竞赛,她为这一场知识风暴竞赛煞费了苦心,她修改了多次教案、ppt,担心着有一丁点不足就把这拓展学生知识面的竞赛给毁了。“早为”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旁征引博,从仓颉造字讲到现代汉字的发展,吸引了高年级学生的注意。随后,汉语知识风暴竞赛正式开始。“早为”社会实践队小老师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三个小组进行小组竞赛,三个小组都有存在着活跃与不活跃的学生,但“早为”社会实践队的小老师仍旧未忽视到任何一个学生,把支教的精神贯彻得彻底。
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汉字是智慧和想象力的宝库。岭南师院“早为”社会实践队以仍显青涩的教课方式,给学生揭开了汉字神秘有趣的面纱。
老师认真教导
学生认真参与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