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7“三下乡”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曾志航:衣带渐宽终不悔,为“稿”消的人憔悴

发布日期:2017-07-09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曾志航日常生活照

曾志航

“超活力”社会实践队在径口中学的三下乡活动已经开展多天了,许多新活动也在陆陆续续地开展。而每一个活动的举行,都会有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一边观看活动,一边奋笔疾书,或者捧着摄像机在人群中穿梭着,他们是新闻组的成员。而一直在各种场合记录着每一个动人瞬间的是新闻组组长曾志航。

爱岗敬业,认真负责

曾志航对待新闻工作认真严谨,对待每一份稿件都有“收稿、浏览和修改”三个大步骤。遇到不合格的稿件,他还会把它们发回给原稿主人修改,再收上来检查,看看稿件中是否有错误,再帮组员修改稿件中不恰当,不得体的表达,再配上图片,最后把稿件发送到各大新闻网站等待结果。然而,这些繁琐沉重的工作任务都是曾志航组长一人完成。曾志航说,他每天几乎都要改稿审稿到凌晨1点,当别人已经进入梦乡,他依旧在改稿,早上,曾志航组长也是早早起床。曾志航说自己曾经试过改稿审稿弄得两眼发黑的,然而,为了工作,他还是坚持下去了。

因为新闻组的许多组员是第一次接触新闻,所以他们在写稿方面出现了稿量少、稿质不高等情况。同时曾志航自身也并非新闻专业的学生,对新闻的格式、规范性、类型以及各新闻网站对稿件的要求不甚了解,因此在审稿中无法过多地帮助组员修改稿件。这两个大问题导致了组员所写的新闻稿多次被退回。一时之间,组员的军心涣散,写稿热情也急速下降。但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曾志航依旧不放弃。他一边鼓励组员迎难而上,一边上中青网等大型新闻网站搜寻关于“三下乡”活动的优秀新闻给组员看,学习和模仿。当自己不懂发过来的新闻稿是否符合要求时,曾志航又上网找新闻要求,然后两者对比分析修改。因此,这巨大的工作量使得曾志航不得不缺席晚上例会。

曾志航,他不仅是新闻组组长,同时也是支教组组员,他教四个班级的象棋课。他说,象棋这一项运动在中国是家喻户晓,但精通象棋的人不多,自己的象棋虽不能说非常专业,但他还是想尽自己所能教这群大山里的孩子多一点东西。“虽然有时新闻工作让我很累,上课上的口干舌燥,但当我看到这群学生露出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和那天真迷人的笑脸我就觉得做老师也挺不错。”曾志航虽然身负两职,工作量异常地大,但他仍然可以认真对待,平衡两边的工作,尽心尽力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到最好最出色。

温柔体贴,平易近人

新闻组的组员说:“志航组长性格温和,平易近人,有点小幽默。对待工作又认真负责,感觉天塌下来有他扛着,让人很有安全感。”在新闻组组员的心里,曾志航组长就是一个温柔的领头人,每次见面,大家肯定能看到笑容挂在他的脸上。每次组员在写稿上有不懂的地方,曾志航都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组员,着着实实是一个大暖男。

曾志航的舍友表示,曾志航非常容易相处,喜欢调侃吐槽一些事情,逗大家发笑。是个心思细腻的男生,非常关心舍友。舍友遇到困难时,他也是热心帮助舍友解决困难,绝对不是那种独善其身的人。

“我对组员的要求不高,我只希望他们可以做到好好学好好写,认真对待每一天的工作。”曾志航宽待组员,他不固定组员的数量,他只希望组员可以尽力写好每一篇新闻稿。至于新闻组评优,他也表示自己并不强求组员一定要得到这项荣誉。“我认为稿的质量比稿的数量还要重要,评优尽力就好,如果组员可以在写稿中提高对新闻题材的认识那是最好不过了。”比起一些为了奖项就逼组员做这做那自己就翘起二郎腿的组长,曾志航简直就像新闻组的一名普通组员,因为,他不论在谁面前都是没有架子的,非常容易相处。

制定计划,有条不紊

对待接下来的工作,曾志航也有了大致蓝图:“我现在已经清楚一些新闻发表的流程了,但不同网站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我打算继续深入了解各大新闻网站的要求,让组员的稿件更符合它们的要求,稿件发表也更容易一些。”

调研组也很快要出发调研了,曾志航组长打算跟着调研组走访街坊邻里,找到径口镇的特色,把这里的民风民情和风俗习惯等,用笔和纸向大家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