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7“三下乡”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林清清:温柔细心行支教,孜孜不倦似春蚕

发布日期:2017-07-12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学生上课前在黑板上写出林清清等老师的名字

“我们喜欢清清老师!”只要走进课堂,就会经常听到那些稚嫩的声音在述说着对清清老师的无比喜爱。不难看出,清清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对学生的关心照顾,让孩子们牢牢记住这个美丽温柔的大姐姐。而他们口中的清清老师就是岭南师范学院“书缘”实践队支教组组长兼任大班班主任的队员林清清。

春雨无声,润物于行

清晨,当大多队员还在沉醉于梦乡时,清清的身影就已经在早到的学生身边,陪他们聊天,负责每日的签到工作,管理班级纪律。稍微注意便可发现,每天晚上她都会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办公室的后桌,整理教学资料和课件。日复一日,认真负责,不正像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般,浇灌孩子们的心灵,陪伴他们茁壮成长。

循循善诱,用心启发

清清每天的语文课堂都会从复习开始引入。在今早的古诗课堂中,清清便带领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古诗词,抽查背诵并让学生积极到黑板上默写,以加深学生的记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助于让学生养成复习的好习惯,从细节中帮助他们打好坚实的基础。

对于课堂教学,林清清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教学方法。首先是由此及彼,巧妙运用联想。在《静夜思》的教学课堂中,清清就用平常的比喻联想迁移到古诗中谈到的比喻,循循善诱,让课堂更加通俗易懂。她引导学生将诗人的境遇与自己的生活对比,突显古诗的意境。教学中,清清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李白看见明月会思念故乡?然后引导学生把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对比,进而发现诗歌蕴含的思乡之情。其次,反复强调学习重点。最后,清清会仔细找出学生的不足点,然后因材施教,尽心尽力启发学生学习。

认知自己,努力进取

“一开始感觉自己压力也蛮大的,因为大班的学生比较多,上课的时候需要放大嗓子才能让同学们听得足够清楚,也会害怕自己管不住他们。”这是林清清在此次三下乡教学最初的感受。通过这几天的实践教学,清清也发现了自己的缺点不足。她认识到在上课前需要事先了解学生的情况,收集充足信息再备课,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林清清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自我应变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准备教学课件,这一点,值得每一个队员去学习。

关注成长,暖心寄望

“我希望他们能多多看点书,多多练字,快乐健康地成长。”林清清在谈及自己对孩子们的期望时这样说道。一句简单的健康成长,是林清清最真诚的期盼。作为实践队支教组组长,不管是碰到典型突出的教学问题,还是学生间的生活交往问题,她都会及时召开小组会议,讨论并强调教学问题以及学生问题所在,并一起认真商讨,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案。

林清清,就是这样一个暖心小老师,在默默地付出着,像春雨般温润,春蚕般无私。此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中,“书缘”实践队的教学工作也将以支教组组长林清清为榜样,坚守初心,全心教学,陪伴孩子的茁壮成长。


清清老师在为学生解答难题


清清老师在主持班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