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7“三下乡”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湛江大学生走进博物馆探索雷州民歌

发布日期:2017-07-12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7月12日,雷州的天气一如雷州市民如火的热情,日出东方,万丈金光。萤火社会实践队调研组成员又踏上了雷州民歌探索之路。按照计划,今天所要前往的地方是雷州市博物馆。

雷州市博物馆坐落于海康县,是雷州市历史文化精确的载体,记录着雷州市千百年来的历史和传统民俗。对于调研者而言,这是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神圣殿堂,也是提取相关权威历史信息的重要地点。据调研组调查,雷州市博物馆很少对外开放,但调研组还是决定去碰碰运气。

幸运的是,博物馆恰好在今天开放。走进雷州市博物馆,调研组就被浓重的历史文化氛围感染。博物馆正门两旁的墙壁上雕刻着雷州市代表性的民风民俗画,十分宏伟壮观,让观赏者一目了然。进入博物馆,一个大型石铸的粮仓正立中央,斑驳的痕迹宣誓着其悠久的历史。从粮仓外部中间部位贴着的“福”字和俯瞰下去发现的大量花花绿绿的钞票和硬币来看,这个粮仓应该是用于祈福。

雷州最著名的历史遗迹莫过于石狗遗迹了,博物馆内陈列的石狗遗迹更是数不胜数,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其丰富的形态栩栩如生,有的张着嘴像是在吼叫,有的吐着舌头乖巧端坐,还有的瞪着眼示威……雷州石狗对于雷州人而言是一种起着保佑作用的信仰,石狗不仅存在于博物馆,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目睹,如雷州市的祠堂、寺庙、甚至银行的门前左右各摆放一只石狗,以求平安、福气等美好的生活追求。

不得不提的是,博物馆二楼陈列的各种关于雷州历史、雷州人民生活方式、雷州民俗等应有尽有的文物,让组员更加具体地了解雷州市。其中就包括调研组的调研对象:雷州民歌。通过栩栩如生的模型、真实的历史文物,组员们又更进一步地认识了雷州民歌的表演形式、表演道具、场地、时间等方面。

组员们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在博物馆做记录、采访相关人员、收集相关信息,可谓收益良多。

说明: c:\users\dell\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雷剧(雷州民歌的一种)的表演乐器及相关说明.bmp

雷剧(雷州民歌的一种)的表演乐器及相关说明

说明: c:\users\dell\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雷州歌、雷剧、姑娘歌皆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bmp

雷州歌、雷剧、姑娘歌皆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明: c:\users\dell\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雷州市博物馆.bmp

雷州市博物馆

说明: c:\users\dell\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雷州市博物馆内陈列的雷剧演员模型.bmp

雷州市博物馆内陈列的雷剧演员模型

说明: c:\users\dell\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调研组组员在雷州市博物馆前合照.bmp

调研组组员在雷州市博物馆前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