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7“三下乡”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超活力”社会实践队探访“南玉之乡”

发布日期:2017-07-16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调研中遭遇大雨

自古以来,中国人爱玉、赏玉、赞玉、戴玉之风长久不衰,玉一直享有美誉。诗词中不乏它的身影——“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褒义的成语中也经常出现它的名字——“温润如玉”“亭亭玉立”、“金相玉质”、“仙姿玉色”。玉因其高贵优雅,温润柔顺的形象深得人们的喜爱。茂名信宜,南玉之乡。信宜也因出产南玉而被更多人所关注。

南玉,即南方碧玉,岫玉中的一个品种。南玉以其质地细腻、颜色温润、厚度适中易打磨的特点,成为广东的四大名玉、中国的高档宝石。同时,它也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为更深入的了解南玉,7月8日上午,“超活力”社会实践队派出的调研队从湛江出发,前往茂名信宜一览南玉芳容。

玉者,石也

“玉者,石也。非具金之坚,钻之华。然人亦喜之。盖其生于顽石,得天地之灵,日月之华。温中且寒,体之无暇。佩之既解心之燥,又可表其身,是故常为高古之士所争相得也。”这是调研队在进行实地调研前,队长查找了资料之后对玉做出的解释。这句话也让其他队员们颇有同感,玉本为石,经过了日雕月琢之后,才让它拥有了让人迷恋的美。

队长的这句话,也让队员们想要到达信宜的心情更加迫切,想要看一下,经过了大自然打磨之后的南玉,到底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种美。

“雨后的玉石街,艰辛的调研路”

雨后初晴,踏入还带着湿气的玉石街,队员们开始四处走访。

玉石街上玉石店林立,不过与他们迫切想要欣赏、了解南玉的心情不同,很多的店主并不会很欢迎他们,甚至有一些人会严词拒绝他们的采访。调研队队员黎华盛在心得中写到:“在调研的时候,我们体会了为采访而被拒之门外的苦涩;我们体会了为得到有效问卷而“厚着脸皮”请他人填写的专心;我们体会了为设计出一份问卷而频频的加点开会的辛劳。”可以想见,在这一次调研中他们的艰辛。

但是,队员们没有因为这些挫折而放弃,在不断的进出玉石店并获取了一些消息后,一名热情的玉石店店主招待了他们。

店主为他们介绍了一些南玉的信息,如南玉大致上有黑色、黄绿、青绿等颜色。颜色鲜艳翠绿,透明度高,且带有花纹的,俗称“青料”,为上品;绿中带黄者次之;最差的是玉成黑色者,只能做大型雕塑或基座。从市场上来说,现在的南玉市场已经没有这么好,店主也对此表达了担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想要从玉石街上的玉石店店主口中了解南玉这一想法受阻后,队员们一度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幸好,店主为他们指明了方向——信宜玉石协会。信宜玉石协会是今年才创立的,这里正好就有调研队想要了解的信息。

在玉石协会中,调研队队员们看到了雕刻精美的玉盘、惟妙惟肖的玉佛,还有五花八门的玉佩。玉石协会的会长热情的接待了他们,从会长那里,他们也验证了之前玉石店店主的说法:关于玉石的成色和品级的区分、关于南玉的市场现状。另外,会长也教会了他们从质地、硬度、翠性和相对密度等来辨别玉的真假。

当提到有关南玉的辉煌历史时,会长如数家珍,滔滔不绝:2015年底,诺贝尔获得者屠哟呦教授将青凤南玉盘作为国礼赠予瑞典国王;采用南玉精制而成的特大龙船"一帆风顺",作为"省礼“赠予香港,作回归留念;采用南玉与泊金精制而成的特大工艺精工一南玉金宝殿,被摆放在广州香江南玉大全展厅展览。

“乘兴而去,满载而归”

这一次的调研活动,调研队队员们乘兴而去,对南玉的调研都充满了热情,虽然其中有一些挫折,但是最终还是收获了满满的信息回去。除了很好的完成了这一次的调研之外,队员们也收获了其他的东西——“在调查过程中,每个人各司其职,甚至有的人身兼数职,都在为此次调研活动全力以赴。在这短暂的时光里,我也慢慢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知道社会实践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轻松。要是下次还有机会调研的话,我相信我肯定可以做的更好!”一名参与了调研的队员如是感慨道。

“没有什么事情是容易的,也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阻挡我们对调研完满成功的向往”调研队长何美怡自信满满的说到。他们正是凭着一份份自信,在调研的征途中不断奋进……

一位店主配合我们,填写调查问卷

观赏信宜市玉石协会藏馆

队员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