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审核评估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学校基本情况(六)质量保障

发布日期:2017-09-21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6.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学校是否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形成了怎样的质量标准体系?

答: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努力建设完整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具体包括:本科教学质量基本标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课程教学质量标准、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实验教学质量标准、课程考试质量标准、毕业论文质量标准、教育(毕业)实习质量标准、教师专业质量标准、毕业生质量标准等十项质量标准。

(2)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模式是什么?体系结构怎样?

答:建立了由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资源保障,教学过程执行,教学质量评估等四大组成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和人员落实?

答:组织落实:完善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明确两个委员会在教学质量保障中的职责;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教学督导室和评估办为常设机构。

制度落实:修订和、健全教学质量保障的各类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学质量制度保障体系。

人员落实:建立健全的校院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与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督导队伍,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和教学督导室人员足额配备。

(4)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数量、结构与素质是否满足质量保障要求?学校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与激励机制如何?

答: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结合、数量充足、结构较合理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其中包括分管校领导1人,教务处工作人员、教学质量监控中心28人,二级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和教学秘书及教务员 52人,共配备了15名教务办公室主任。设立教学审核评估办公室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7人。同时,成立教学督导室,组建督导专家队伍,现有督导专家15人。分管校领导、教务处领导、二级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95%,全部具有高级职称。

(5)学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答:存在问题: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尚需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尚需进一步健全,人员需进一步落实;教学评价制度有待建立和健全。

改进措施:建立和完善学年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人员配备和监控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规范要求;利用信息资源反馈改进教学质量工作;建立毕业论文全程检查体系;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系。

6.2质量监控

(1)学校是否采取有效方式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有无推进二级院系教学状态评估常态化?

答:采取有效方式对教学全过程实时监控。包括教学常态监测、课堂教学评价、项目评比验收等。其中教学质量常态监测工作项目主要有:开学检查;教学运行秩序检查;期中教学与期末考试纪律检查;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和专家评教等。2015 学年度开始,建立二级学院学年度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分析报告制度。

(2)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评教、评学等自我评估制度?效果如何?

答:学校先后制定并颁发《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制度》、《教师课堂管理和质量评价办法》、《领导听课、巡考、巡教制度》等有关评教方面的文件。通过学生网上评教、领导同行评教、督导员评教、教学单位领导评教、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了教与学的沟通,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价。

在评学制度建设方面,先后制(修)订了《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学生奖学金评定及管理办法》、《学风建设先进学院考核评估方案》、《考试工作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价。
通过评教、评学等自我评估制度的建立,有利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风的根本改善,从而在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6.3质量信息及利用

(1)学校是否建立对能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进行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制度?

答:建立有教学质量信息跟踪调查统计与分析的制度;学年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制度;招生质量分析报告制度;毕业生就业分析报告制度等。

(2)学校是否按要求及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质量报告是否全面、客观地反映本科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2011 年起每年都按教育部统一要求编制前一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要求及时公示发布。质量报告包括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生均综合指标、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生就业等等,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本科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学校是否建立了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运行情况如何?有无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测机制?是否及时采集并上报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答:学校还没有正式建立与国家数据库对接的校级教学状态数据库。目前正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状态数据库。学校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测机制,成立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和督导室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条例,定期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测,收集数据,分析汇总,并在学校会议上反馈数据结果。但监测机制还有待完善。学校2013年开始按广东省省教育厅要求及时采集并上报本科教学状态数据,采集的本科教学状态数据真实、可靠。

(4)学校是否按要求定期公布其他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质量信息?

答:通过校园网信息公开栏定期公布人事师资、教学质量、学风建设、学生管理服务、学位、学科建设、对外交流与合作等信息。

(5)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与公开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答:存在问题:信息统计和反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上稍有欠缺,经验不足。

改进措施:尝试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人才培养质量信息进行跟踪认证。使我校的质量信息统计与分析、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和质量信息公开工作做到有效、及时和透明。

6.4质量改进

(1)学校是否定期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的措施,效果如何?

答:学校从2011年开始每年均撰写《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内容包括:学校基本情况、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师资与教学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质量保障体系、学生学习效果、特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等。

学校从2015学年开始建立主要教学环节分析报告制度。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质量分析、学期试卷质量分析、毕业论文质量分析、实验教学质量分析、教育实习(毕业实习)质量分析、毕业生质量分析等主要教学环节。

2011 年开始,每年综合采集、分析、撰写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用数据和事实综述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状况、进展、经验、存在问题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并按时公示和上报,形成了常态化的年度质量报告制度。

每年均有年度主要教学环节主要教学质量报告;招生质量分析报告制度;毕业生就业分析报告等。

(2)学校质量改进的程序与机制是什么?如何对改进效果适时进行评价?

答:坚持学期初教学秩序检查、学期中课程考核、学期末考试、巡考制度。通过自我检查监测评估,总结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进展,发现教学的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工作整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学质量存在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和综合分析,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3)学校在质量改进中对已参加的外部教学评估(例如水平评估、专业认证等)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整改?效果如何?

答:对2007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认真整改,认真考察和分析了上次水平评估以来各项指标整改建设的变化,肯定进展的成绩,保持持续稳定的良好态势,继续完成尚未达到标准要求的任务。整体看,2007 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来,针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整改有一定成效,但个别项目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整改力度。

(4)学校的质量改进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答:存在问题: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的内涵需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环节尚需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不够;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制度需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制度有待建立和建全。

改进措施:建立和完善学年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利用信息资源反馈改进教学质量工作;建立毕业论文全程跟踪制度;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系;建立并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以内涵建设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办学特色。【自选特色项目】

(5)学校有无特色化办学的总体规划与设计?是否建立特色项目的培育、推广机制?成效如何?特色项目对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目标的支撑程度如何?特色项目的成果及推广应用成效如何?

答:学校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特色兴校”发展策略,致力实施协同育人、文化育人和党建育人等特色项目,初步形成了特色项目培育推广机制,有力支撑了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其中大学景观文化建设彰显“四化”(绿化、美化、文化和教化)功能,学校被评为2016年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百年树人”、支部共建深入推进,党建育人形成品牌、成果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