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第一次党代会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贯彻党代会精神]文传学院:“三大对接”抓落实

发布日期:2021-02-18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2019年对文传学院而言,是“拔节孕穗”之年。文传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结合学院的实际,着力抓好“三大对接”,紧紧围绕抓好申硕、专业认证、人才队伍、党建和新学工等五大工作,着力打造培育学院品牌特色,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

对接发展难题和重点工作,提高人才队伍水平

文传学院党委书记柯春明书记表示,学院当前最紧迫的工作是人才引进培育工作,这不单是申硕和专业认证工作上的要求,也是巩固发展学科专业优势的长远需要。汉语国际教育列入学校申硕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被学校首批推荐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资格认证工作,两大工作都任重道远,但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高层次人才的缺乏。

此前,文传学院领导深入到东北、西南等地区进行人才招聘工作,从今年1月份以来,已引进4名博士,柔性引进1名高层次人才。最近又计划到西北、中原、云南、广西等进行招聘,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发动,力争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有新的突破。人才既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发挥好作用。

文传学院院长赵金钟表示,文传学院有针对性进行科研项目攻关,修改完善科研奖励办法,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来奖励科研,进一步提高老师的科研热情,营造搞科研的氛围。

今年以来,文传学院在科研立项和奖励上已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在今年的工作中,学院将组织教学论坛和教师技能比赛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来为年轻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的指导,着力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

工作目标方向有了,重点是抓落实。赵金钟表示,学院在人才队伍建设、专业认证上都做到对标对表,细化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到人,明确完成时间,每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和工作研判,力争各项申硕和专业认证指标达到教育部的要求。

对接党建规范,发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作用

柯春明表示,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关键的一招就是要抓好党的建设。文传学院党委将把政治建设、党建规范、党建融合、安全建设等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

学院积极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引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把党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于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活动的全过程,有机渗透和融合到各项工作中。

建立党委成员抓党建责任清单,全面修订党建管理规章21项,落实4个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开展优秀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严格规范党员党籍和组织关系管理,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待遇,落实党支部书记向党委书记述职制度。

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党委要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文传学院提出抓党建融合度作为加强党建促发展的一个突破口。首先修订党委工作规定、党政议事决策规则和“三重一大”实施规定等,提高班子决策力和战斗力。实施“党支部提升工程”计划,明确教工党支部参与学科、专业和育人方面的责任要求。开展师生党支部共建活动和各种帮扶活动,发挥老党员传帮带作用。

针对学院面临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工作复杂形势,学院落实相关工作预案,明确今年重点工作责任清单。做到教育引导不断线,责任落实不缺位,特别是落实好信息人队伍建设、敏感时期的防控工作,建立责任签约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做到确保学院不出现任何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对接“新学工”建设,构建“大写作”格局

党政工学一体化育人是学院传统和特色。党代会提出建设“新学工”理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文传学院从立德树人高度来关注学风建设。坚持做到党委领导,党、政、工、学分工合作,对标“两性两型”办学定位,着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完善学生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发展型资助工作体系,强化人才培育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相协调。

着力打造品牌特色。党代会提出了“一院一品牌、一院一特色”的品牌建设工程,文传院将以“大写作”格局构建为核心,将各个学生工作主动融入具有专业特色、一院一品牌的“大写作”格局,促进学生工作发力点与风向标与本院人才培养培养目标需要深度融合。学院将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诗文朗诵、椰林晨读、雷雨话剧等系列活动,要求学生在本科期间至少阅读100本经典著作、撰写读书笔记,大一学生每学年在“椰风新韵”网校等网站上至少发表10篇文章,打通线上线下育人通道,让文传学子在其中写剧本、写作品、写原创朗诵稿中提高自身写作能力,让他们在写作中融入正能量、表达新气象,提高学院竞争力,推动学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