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岭南师范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将于2019年1月18日-19日召开,为全面深入总结、展示湛江师范学院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发展成就,迎接岭南师范学院第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党代会专题网上开设了“迎接党代会•巡礼”专栏,系统展示各个单位和各个层面的工作成就和工作亮点,欢迎各单位来稿]
自2017年12月5日提出“新学工”以来,我校学工战线在“新学工”建设的引领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服务学校申硕核心目标和人才培养工作。在14个二级学院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新学工”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展现了队伍新面貌,汇聚了协同合力,创造了教育新形式,催生了育人新成效,形成了工作新影响,确立了安全新保障,初步形成“新学工”建设的“六新效应”。
“对标新时代,打造新学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18年3月26日,学校党委副书记黄达海在学校2018年学生工作会议上部署全面落实学校2018年度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学校申硕目标和“六大工程”建设,对标推进学工建设。
在推进学工建设的过程中,我校催生了一系列学工育人的新作为与新项目,新学工建设服务学校申硕核心目标的实现和新师范建设,真抓实干,纵深推进,蹄疾步稳,展现了学工队伍的新面貌与新气象,刷新了学工育人的新速度与新效应。

学校召开学生工作会议
达成学工育人新共识,建设学生工作新机制
黄达海在校学生工作会议上指出打造新学工的根本路径就是要紧紧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根本要求是进一步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各二级学院学工办将校学生工作会议的精神向学院领导班子作了汇报后,新学工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得到广泛认同,“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形成班子共识。
法政学院建立了党政学工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学生工作研讨会,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整体规划推进党政学工工作,推出了九项工作创新,着力打造“传统文化进学院”新品牌。
信息工程学院领导班子深度参与学生工作,对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考研、就业等工作逐项作专题研究。该院针对学生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成绩不够理想的情况,出台了《关于成立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竞赛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和《信息工程学院“挑战杯”“创青春”竞赛奖励实施办法》,计算班级创新创业竞赛积分,每年评选“创新创业活动先进集体”和“创新创业活动优秀组织奖”,专门安排经费对参加竞赛获奖师生给予最高10万元的重奖,充分调动全体师生投入创新创业竞赛的热情,营造全院上下重视创新创业、关注学生成长的浓厚氛围。
构建全员育人新格局,助推学生实现新成长
新学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工作思维转型,要求融入育人全局来思考、布局和创造学生工作,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共识的指引下,各二级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以上率下,构建一体化全员育人新格局,助推学生实现新成长。
音乐与舞蹈学院领导班子带头,协同第一、第二课堂狠抓师风促进学风,实行“明确任务,班子分工”查课制度,对学院教学进行随机查课;利用微信网络实行网上管班,收集科任教师考勤反馈并及时向班主任通报学生违纪情况,督促班主任做好教育与处理。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形成了“党政领导班子整体推动,全院教师共同参与,以育人为中心,以学风为主线,以专业为依托”的工作格局,让生命科技文化节等第二课堂活动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在考研工作中,该院院长亲自为学生调剂鼓与呼,带动全院教师共同帮助学生实现考研梦想,展现了全院教职工共同关注、关心、服务学生成长的育人氛围。化学化工学院正在推进全院师生参与的“抓纪律、促学风、彰考研”主题教育活动,构建全员全程全面的学生考研大格局。

生科院举办生命科技文化节
开拓人才培养新视野,力促海外研学新推进
新学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工作模式转型,实施“对标行动”计划,破解新矛盾,开启新征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各二级学院学工办通过对标同类一流、对标学校发展、对标市场需求和学生需要的“四维对标”,开拓了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新视野。
体育科学学院通过“对标行动”,传承岭师体育人精神优良传统,立足国际化办学优势,找准了培养国际化体育人才的特色发展之路,提出了新体育人才培养的“一三四五”模式,即一个培养目标,抓住三条工作主线,把握四项工作原则,完善五类工作载体,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胸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岭师体育人。国际化体育人才培养成效初显,今年将有14名毕业生赴海外读研,学生读研深造比率名列全国体育专业前列。
外国语学院通过广泛调研,进一步明确培养国际化视野的智慧型应用外语人才目标,提出了“三大提升”,与英国、韩国、日本等境外有关高校合作运用2+2或3+1模式提升国际化培养水平;通过加强赴美、泰、日带薪实践及与英、韩等国的交流访问,让40%以上学生拥有海外交流经历,提升学生国际化交流人次;通过加强参与国际性会议的翻译等实践,提升学生国际化实践质量。该院14商英符亚囡同学在被誉为全球金融领域的“f20”的国际金融论坛(iff)提供翻译服务,14级翻译3班邓静同学通过层层选拔进入国务院翻译局实践,在国际舞台发出了岭师声音。

体科院学生在白俄罗斯开展专业实习和文化交流活动
对标学生需求新导向,分众精准育人新举措
新学工要求对标学生需求,把学生现有需求和发展趋势理解到极致,主动开发、引领和服务学生的发展需求,以服务为先导,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向学生供应丰富而优质的育人产品,进一步提升“成才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普遍成才为目标,构建全新的学工育人模式。各二级学院学工办对标学生需求,为学生创造和提供了分层、分类、分众化的精准育人新服务。
教育科学学院在摸清学生成长需求的基础上,依托学生成长指导委员会针对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提供分类指引。文学与传媒学院立足学生成长需要,提出“大写作”育人育德模式,实施“五个十写作强化工程”,打造“卓越文传学生重点锤炼计划”。
数学与统计学院着力构建“以学生需求为立足点,联动协同为关键点,以优良学风建设为发力点”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丰富的项目和高质量的指导激发学生潜能。该院4月21日启动的“数学文化节”就为学生提供了包括数学文化类、学术研究类、专业技能类、专业知识类和就业创业类等五大类别共10余项比赛。
整合内外资源“冲补强”,培养卓越人才新作为
新学工的建设带动各二级学院学工办整合内外资源,努力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有效服务卓越人才的培养。
机电工程学院把握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深化产、学、研等多方面合作,争取到合作企业每年捐赠10万设立新工科基金,资助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校外考察和新工科人才奖励等等。商学院深化校企“互联互通”,通过送学生进企业参观、实践,请知名企业家入校举办 “经理说道”讲座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商道文化建设,培养真才实干型的新型商科应用型人才。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实施学工育人“冲补强”计划(考研冲一流、技能补短板、竞赛强优势),构建素质拓展平台,延伸课堂教学,突出实践特色和实践成效,推动学工育人新发展。美术与设计学院强化专业特色,打造“美术专业实践引时尚”舞台,以思维创新、设计独特的服装与服饰毕业作品展作为新学工建设的先行棋,通过毕业时装展、书法班实习作展等舞台促进师生交流,以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提升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文化素养。
对标新时代,打造新学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岭师在行动。在全国上下隆重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岭师学工人以行动作为最好的纪念,牢牢把握新学工建设的 “四个根本”和“五个坚持”,以五大计划的实施为统揽,努力实现新时代学生工作思维、模式、驱动、技术和队伍的系统转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全力以赴服务学校申硕核心目标的实现和新师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