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第一次党代会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迎接党代会•巡礼]“文化养老”显成效

发布日期:2019-01-10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岭南师范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将于2019年1月18日-19日召开,为全面深入总结、展示湛江师范学院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发展成就,迎接岭南师范学院第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党代会专题网上开设了“迎接党代会•巡礼”专栏,系统展示各个单位和各个层面的工作成就和工作亮点,欢迎各单位来稿]

 

2010年以来,岭南师范学院离退休办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抓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以“传播正能量”为基石,以“文化养老”为抓手,扎实推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科学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五引导”助力老党员发挥正能量

引导广大老党员担当“参谋助手”,有效发挥助推发展的作用。老同志在岗时“一手一脚”地推动着学校的发展壮大,他们离岗后“一点一滴”地关心着学校的转型升级,在学校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进位但不越位,参与而不干预”的参谋助手作用。一是例会提意见,二是撰文谈想法,三是走访听建言。

引导广大老党员担当“幸福使者”,有效发挥促进和谐的作用。岭南师院根据居家场所将470多名老同志分成7个服务片区,片区中又根据“兴趣”、“意愿”相近原则,成立若干生活结对“互助小组”,相互帮助,发挥“传递幸福声音,传播幸福能量”的作用。一批“高威望、有能力、讲原则”的老党员们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营造幸福“好氛围”。化解邻里矛盾纠纷50起,疏解误会18起,有效维系了同事间的感情,推动学校和谐发展,提升生活“幸福感”。

 

                          2018年春节开展送春联活动

引导广大老党员担当“文化旗手”,有效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2016年至2018年是学校推行“文化养老”的关键之年,广大老同志借助“文化传媒室”、“老年大学”和“老年大讲堂”,坚持每天学习,每周开讲,每月交流,每年创新。在理论学习、文化养老和言传身教方面,发挥了“旗手”和“火炬手”的作用。离退休教职工80以上约有70多人,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经验”和“养生经”,学校通过搭建“老年大讲堂”,每月定期开讲,畅谈经验,交流心得,宣扬个性。近年来,岭南师院离退休办与赤坎、麻章、吴川等区市工委,联合建立了“校外教育辅导站”14个,对合作区域的留守儿童、学困学生开展“一对一”、“一对多”个性化辅导活动,以实际行动弘扬“师范”精神,身体力行推动文化建设上台阶。

引导广大老党员担当“事业导师”,有效发挥传帮提带的作用。岭南师院专门成立老龄工作顾问团队每学期专题研究学校老龄工作、健全老年人才二次开发机制,引导广大“有能力、身体好、愿奉献”的退休同志积极参加“返聘讲台”、“教学督导”、“特聘组织员”、“特邀监察员”“关心下一代”和“老年大学”工作,在指导青年师生塑造“三观”、提升业务水平、锻炼为人为学处事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导师”和“引路人”的作用。

引导广大老党员担当“监督顾问”,有效发挥推进廉洁的作用。学校广大老同志讲原则、负责任、政论水平高、作风清正廉洁,为此学校聘请了老同志担当廉政建设“监督顾问”。一是党员干部监督员,二是政风行风评议员,三是社情民意信息员。

“四变化”使老龄工作呈新面貌

岭南师范学院离退休工作引导到位,老同志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整个离退休工作呈现出新的蓬勃生机。主要体现在:

新气象。举办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活动、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文化养老”文艺汇演活动,党委书记联系党委委员、党委委员联系支部委员、支部委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得到确立;服务和开展正能量活动的途径、机制日益成熟。

带领老党员到重庆参观红岩革命馆

广渠道。主动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与南粤银行寸金支行共建“老年文化传媒室”,集聊天、上网、阅报、品茶、理财于一体;建立老干服务党政沟通、活动中心管理、老年大学管理、文体协会章程和片区服务机制,完善老干部理论学习、会议传达、每月茶聊、季度座谈、参观考察、情况通报、走访慰问和联系帮扶等制度。并通过“幸福岭南人”、“老当益壮”微信群和“爱的空间”Q群,及时满足广大老同志的政治文化需求,让老同志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成、老有所乐。

老同志们在老年文化艺术节上展示学习成果

细入微。一是落实“三个机制”,学校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得到足额按时发放,医疗费按规定实报实销,护理费、交通费随每月工资发放;全体老同志的每年普调工资、补发工资都优于在职教职工发放,学校发展成果得到共享;每月9号茶聊、生病或住院老同志得到及时探访慰问;老干中心活动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新意,天天喜洋洋。二是落实建国初期从事革命工作的朱荒梅、蔡茂松等老师的相关待遇。三是建立健全离退休干部信息库。清楚把握高龄、孤寡、困难、生病、体弱等群体的情况,及时精准帮扶、互助关爱、志愿服务。

高水平。校共发表老干部工作论文多篇,如《基于心理健康的离退休干部养老服务体系思考》被广东省《老年社会观察》杂志录用;《服务型高校离退休党支部建设探索》被黑龙江《高教学刊》录用;《互联网思维的高校老龄服务对策研究》被全国老龄委主办的《老龄科学研究》杂志录用;《发挥高校“五老”积极作用,为党的教育事业增添正能量》在省委老干部局理论研讨会上作书面交流。学校离退休干部工作的“一校一堂一队”平台、关工委的“一亭一坛一站一扶”平台和一批老同志的先进事迹被《湛江日报》、《湛江晚报》分别报道,学校被广东省老龄委推荐为2016年第二届“全国敬老文明号”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