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全面深入总结、展示湛江师范学院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发展成就,迎接岭南师范学院第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迎接党代会•巡礼”专栏,展示工作成就和工作亮点,欢迎各单位来稿]

创新谋发展,奋进新时代,岭南师范学院第一次党代会即将召开。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物理学院)的前身是雷州师范专科学校的物理系,升格后更名为湛江师范学院物理系,2014年再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现设有两个教学系,四个本科专业,教职工67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10人。学院师生谨记“崇德、博雅、弘志、信勇”的校训精神,自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师生员工团结奋进,锐意进取,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全面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与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转型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办成特色鲜明的理工学院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作出新贡献。
【党建·思政篇】
物理学院党委长期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以思想建设为统领,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支部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结合学校中心工作,推进党的建设与学院各项工作的有机融合,为学院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思想引领,统一党员思想认识,推进思想建设;通过坚持制度建设,认真抓好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专项行动,从严从实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提升基层党组织活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促进内涵发展。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院风,强化责任与担当,求真务实地工作,进一步完善管理规章,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2018年,物理学院师生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庆祝建党97周年主题党日活动,观看党史展览;重温入党誓词;听老战士讲述对敌斗争的故事。通过仪式感,增强了广大党员立足本职、追赶超越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励大家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战2020,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做出自己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97华诞献礼!

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建党97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师资·科研篇】
自学校第三届党代会以来,学院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共引进了副高职称以上4名、博士26名。在职教师3人晋升正高职称,7人晋级副高职称;博士后出站2人,博士毕业4人,在读博士2人,建成了一支结构优、素质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67人,专任教师45人,副高以上职称18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36人,“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 人,省杰青2人,省“扬帆计划”6人,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1人。
近五年来,物理学院承担了国家、省部、市级科研项目65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多篇;我校在2018年自然指数排名中名列130位,进入排名的六篇文章均来自物理学院。学院先后建成“广东高校新材料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和“湛江市新材料与环保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产学研平台。“太阳能利用材料与器件科研创新团队”获得中央财政专项100万元资助。
理工结合促进了学科建设,良好的科研条件为学科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2016年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列入省特色重点建设学科,201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行列;物理学学科进入学校优势学科;凝聚态物理(学科)成为学校化学申硕学科的四个研究方向之一;材料工程成为学校工程硕士申报的两个领域之一。
【学风 育人篇】
物理学院重视学风建设,紧紧围绕学校提出的“负责任,强能力,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党建为抓手,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抓教风促学风,建立与完善学风建设保障体系,促进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学风的形成。
物理学院把考研作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推进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学院推进分层次“全方位”育人,低年级引导学生确立专业思想、明确考研目标,着力打好专业基础;高年级由导师引领,接受科研的正规训练,选择专业发展方向,作好考研准备。在毕业生中推行考研导师制,采用双向选择的办法为每位考生指定一名老师作为考研导师,为考生做好悉心指导;从学生报名、备考到复试录取结束,考研导师全程对考生进行全面具体的指导,包括报考学校、报考专业的选择,专业课的辅导,应试的技巧,面试指导,在考研全过程中给予考生鼓励和引导。近年来,物理学院生师共同努力,考研工作收到了 “量质齐升”的好成效,连续三年被学校评为考研先进单位,毕业生中考上研究生的比例与考上“985”重点院校研究生的比例均名列全校前茅。2018年61名同学考上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的25.4%,其中有17位同学考上“985”院校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的7%,体现出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实行导师制,把老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公开,由学生根据感兴趣的题目选择导师,参与老师的科学研究,接受正规的科研训练,培育学生的科研素养,为学生未来专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加强学生对专业规划的引导,加大科学研究对本科生培养的支撑,拓展学生素质创新教育,促进科技与人文相融合,树立优良学风,突显学院办学特色。
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立 “博雅魂·技能风”物理文化节、一专业一社团、导师制三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品牌,通过结合专业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对接;鼓励学生参加各层次专业技能竞赛,通过比赛提升学习的兴趣,促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学生连续多年在广东省和全国高校师范专业教学技能、物理实验设计、挑战杯等大赛中屡获佳绩,近5年,共获得国家级奖项60人次,省级奖项180人次。

学生作品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三等奖
【专业 条件篇】
物理学院坚持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相促进、与人才培养相统一的理念,高度重视教学和学生培养工作,规范和完善教学管理。专业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4年物理学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厅的验收; 2011年科学教育专业成为校级优秀新专业,2016年列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8年地理科学专业列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物理学学科为基础,对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开办了应用物理(真空技术)专业,成为目前华南地区唯一的真空技术专业。
近五年来,获得的省级“质量工程”立项共9项,其中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含在建)2门,省级教研、教改项目3项,主编出版教材4部,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
物理学院注重办学条件的建设,花大力气推进实验室建设。自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物理学院共投入教学仪器设备经费1500万元,新建成创客空间、真空技术实验室、地理信息实验室、材料学科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实验室,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为保障本科教学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创客空间

真空技术实验室
物理学院现有实验室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近2000多万元, 2016年物理实验中心通过了广东省高校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实验教学条件良好,基本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
物理学院事业发展基础扎实,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成效突出,党的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思路清晰、发展呈现出好态势。在全校师生迎接岭南师范学院第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之际,累累硕果激励着全院师生员工坚定不移地走以提升质量为目标的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决战2020,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