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6“三下乡”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一堂数学课的背后

发布日期:2021-02-18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师范生的我们,总有一天要站在讲台上面,面对着学生传业授道解惑。有时候,想起自己将要站在讲台上成为一位老师,心里总会紧张。虽只是大一,我们却迎来人生的第一次下乡支教。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面对一群陌生的面孔,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开展人生的第一次教学,怎能不叫人紧张?

“老师,老师!”一群群孩子围着张育能老师。笔者在旁看了,甚是好奇:育能老师怎么那么受欢迎呢?笔者弯下腰来问了一下旁边的一位小同学:“你最喜欢什么课呀?”小同学立即回答:“数学课,我最喜欢数学课了!”

为什么育能同学的数学课如此受同学们喜爱呢?笔者了解到,原来在每上一节数学课之前,他都精心准备了教案,并在备课过程中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考虑了学生的性格特征。在育能老师的数学课在广泛受同学们喜欢的背后,是他所投入的点滴用心。

笔者回忆起下乡前育能同学曾有一次让人印象深刻的试讲。当时他试讲的内容是五年级的数学。他没有一上来就将各种数学知识满堂灌。而是先问大家一个iq题:“同学们,请在3秒内回答我这个问题,如果地上有一张30元和一张100元你们捡起哪一张呢?”在座的一位组员迅速回答道:“都捡!”育能“老师”却摇摇头说:“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我国有发行30元面值的人民币吗?”在座的组员们反应过来后都忍不住笑了。“这说明了我们在判断数学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过于粗心大意,犯很多不该犯的错误。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处理数学问题的时候学会仔细思考”。育能“老师”继续补充道。虽然这只是一次简单试讲,却让人感觉到这是一堂学生与老师共同思考的数学课,让人看到了这位老师的别出心裁。

每一位新老师在面对新环境与不同的学生时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小担忧小害怕:学生们会喜欢我的课吗?我讲的内容他们能接受吗?我这样会不会太严厉了?怎样才能和他们打成一片呢?

但笔者想对支教组的每一位老师们说:老师,别怕,只要用心去与你们的学生们沟通交流,用心教学,理解学生,想学生所想,就是一位好老师!三下乡,是一个老师成长的历程,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中,老师们将会收获更多的快乐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