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下乡”活动的第六天。
当你充当了某个角色,无论最初你愿不愿意,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其中。当老师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天,但是我似乎已经完全适应,甚至把自己代入了这个角色。
今天早上我与身边的同学交流时,居然会不自觉地用对孩子说话的方式说话。同样的,我发现身边的许多同学也有这样的现象。于是,我们不禁自嘲道:现在习惯把自己当成老师,都忘记自己还是个学生了。
是啊!真就把自己当老师了呢!我甚至把改变学生的坏习惯当成了自己的责任,非要纠正过来不可。这么些天来,我们切身体会到的最深的一个感受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大不相同的。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总归要多一些,严厉一些。我常常说我们班的孩子不听话,但是在别的“老师”看来,我们班的孩子特别有礼貌,特别容易管教。或许是我的要求过高了,所以经常被气得够呛。我也想过慢慢来,不要要求太多。可是,当强调过多次的问题,依旧被他们无视时,我的倔脾气又上来了。比如说有一个学生总是大声地对老师吼,说了许多次都没有用。我就不相信自己纠不过来,好说歹说都好,我总要尽一些努力的。
其实我心里清楚,之所以得不到所有学生的尊重,是因为我们只是他们暂时的老师,即使不听从我们的管教也不会有什么后果。另外,我们也不会像真正的老师那样,采取严厉的手段去惩罚他们(据说他们还有体罚)。至于该怎么管教,如何让他们尊重你,那就要看我们自己的本事了。
可能我没有专业的教师技能和丰富的经验,但是我会竭尽所能,把我能教的知识和道理都倾囊相授。我不求所有学生都能尊重,甚至喜欢我,我所求的是自己能带给他们一些好的改变。这就是我认为的“三下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