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6“三下乡”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瞻党员风采,争当优秀党员

发布日期:2021-02-18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建党95周年的纪念日已过去将近半个月了,但一系列的爱党活动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回顾中国共产党95年的辉煌历史,是改头换面的革命史、顶天立地的建设史、经天纬地的改革开放史。为了追忆红色历史,瞻仰党员风采,为成为一个优秀党员打下基础,岭南师范学院“永邑”社会实践队的一行队员前往江门市礼乐镇新民村,探望居住在那里的党员夫妇。

沿着小路,穿过大街小巷,终于来到了党员夫妇的家里。年过七旬,仍神采奕奕,一股中国军人的英气袭来,那是党员夫妇中的李桃杰爷爷。他1957年参军,参军时间达9年之久,军人的印记还在他的身上若隐若现。后来因为在部队里的出色表现,爷爷荣幸加入到了党组织中。据李爷爷回忆,当年在部队里学习,除了基本的语文、数学知识外,还要着重学习国防知识,为保卫国家做准备。就因为在部队里严格要求自己学习知识,培养了求知精神,所以现在李爷爷仍贯彻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坚持每天读报看书,有时候为了了解国际大事,甚至看新闻入迷到忘了吃饭。李爷爷还告诉我们,自己作为老党员,虽然现在中国共产党已有很多新鲜的血肉加入,但他自己仍在不断学习党的思想理论,与时俱进,时刻牢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完善自己,做一个出色的党员。在场的队员都不住点头,纷纷佩服李爷爷的爱党精神和敬党意识。

与李爷爷的党员之路不同,党员夫妇中的陈玉兰奶奶,并没有受过正规的学习,而是通过在生产队和居委会里的积极劳动,被推荐入党的。陈奶奶说:“以前在生产队时,生活十分困难,但只要一想到国家、想到广大人民,并觉得咬咬牙也要坚持住。希望通过自己的点点奉献,为建设国家出一分绵薄之力。”陈奶奶忆起旧时的生活时,不禁动容地告诉我们,自己和李爷爷刚在一起时,生活颇为艰难,住在草房里,而且家里也没有过多的家具,甚至连椅子都没有,但她和爷爷都互相鼓励对方,以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要求自己,发扬中国共产党党员精神,终于创造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许多大学生的大学目标。此次拜访党员夫妇李桃杰爷爷和陈玉兰奶奶,对于“永邑”社会实践队的队员而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我们的队员们在如今如此优越的条件下生活,就更应该向老一辈的党员学习,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优良作风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