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5暑期“三下乡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为梦想付诸行动

发布日期:2021-02-18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不知不觉,三下乡支教之旅已经接近尾声。直到今天,我的全部课程已经结束,心里自然是感觉轻松了不少,但同时却也泛着些许的难过与不舍,站在三尺讲台上无法推卸的是责任,而无法否认的是热爱,也许这段日子终将逝去,但与他们共度的日子将会成为我众多回忆中最闪耀的那一篇。

  回想这段日子以来,我与学生们可以相处的时间并不算多,课堂上那短短的40分钟,始觉漫长,当时间逝去,回首之后才觉不舍。当我今天最后出现在讲台上,看到孩子们纯净的眼睛时,心里就已五味杂陈,再回想起上午在其他队员课堂上看到的两个微电影,心里更是难受。第一个微电影是《田埂上的梦》,描述了一位贫苦农村少年为自己的舞蹈梦而不懈奋斗,最终得以实现梦想,在自己期待了很久的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舞姿风采的故事;第二个微电影叫做《希望树》,讲述了一位义务支教老师为了帮助一个落后的山区学校、为了让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倾其所有在所不惜。

  电影里的故事或许来自于善于煽情的编剧,但展望我们身边,不正有着那么多真实而鲜活的例子吗?班上的孩子出生于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但他们从未抱怨过命运的不公,而是和世上千千万万的孩子一样的在学习、在努力、在拼搏,甚至比出生优渥的孩子更成熟懂事,也许很多人早已认为“知识改变命运”只是一句空话,但孩子们相信,哪怕知识不能改变命运,至少也能让自己离梦想近一点儿,再近一点儿。你听,早读时班上朗朗的读书声;你看,球场上奔跑的帅气英姿;还有,画室里挂着的一幅幅画作……他们,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着。

  我们带给孩子知识,而孩子却令我们反思。努力付出才会有收获,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更是众人皆知的常理。大家都说人一定要有梦想,而我要说,人不仅要有梦想,更为其付诸行动,孩子们都能做到的事,我们又凭什么不能。

  

  质朴的孩子们

  

  朗朗读书声

  

  求知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