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下乡让我最深刻的就是帮扶对象再华的变化,我和照成师兄两人一组入住杨再华家于他“同吃、同住、同劳动”。再华今年9岁,就读垌里小学2年级,性格好动,聪明但缺乏对学习的热爱。他的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平时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爷爷今年68岁,经济来源主要是靠他每天上山捕蛇拿到城里去卖赚回来的。奶奶今年63岁,平日在家干家活,每天一早一晚都必须上山去喂牛,管理农作物(主要有玉米,西瓜,黄瓜)但这些都只是少数,分量只够家里平时的食用。从这些可以看出再华的家是比较贫穷的。
大概说了一下帮扶小孩的家庭情况,现在来说说他们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普遍会有对父母的陌生感,甚至是憎恨感。再华对于父母的感觉陌生得让人心疼,我们尝试通过与他沟通,告诉他父母工作是为了让他有好的生活,尽量让他对父母在外工作多一点点谅解。
对于他的情况,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这个问题让我深思很久,在想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告诉他,最后我以自身的经历告诉他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会带给他的帮助。我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与他沟通,让我开心的是,这样的方式让他很容易接受我的指导。我们以陪同的方式,每天与他一起完成假期作业,一起做农活、家务活。通过以身作则,让他学会与人合作的精神。
一日复一日,再华脸上慢慢挂起了可爱的笑容,对于我来说,小孩子的笑比一切来的都幸福。更因为他们的快乐,让我以及我们“暖流”的队伍能继续为留守儿童前进。
短短的几天,让我与小孩他们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心里总是想着他们,有时候想我该怎么做,才可以让他们感到自己的重要性;怎样做,才可以让他们对于“家”或家人的看法有所积极的看法......我与“暖流”的每一位成员都一样,我们是以“生活解困、学业解惑、引领成才”为宗旨,以“弘扬互助精神,传递温情关爱,收获真挚友谊”为理念,致力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排解思想上的困惑。暖流一直都在,一直前进着。为了“留守儿童,”暖流的脚步是不会停下来的。
很荣幸我是“暖流”的一份子,我有机会跟着我院党委郑晓辉副书记和辅导员陈静老师一起参加此次的充满爱的活动。充满正能量的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方式可以推广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增加更多的人对于留守儿童的帮助。对于这次活动最大的感想就是,我爱“暖流”,希望下次有机会能再一次参加,能为社会做更大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