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裁判在度量跳高标杆
11月14日,天公作美,一扫前几日的阴霾,岭南师范学院举行第二十三届田径运动会。
竞技场上,各项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灿烂的阳光,同学们热烈的呐喊助威,更是让现场的气氛迅速火热起来。我们时而会为一触即发的赛事而紧绷神经,时而会为看到摔倒的运动员坚持跑到最后而有所触动,但我们是否尝试过走近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指挥着比赛有条不紊地进行,他们认真谨慎地做记录,他们拿着运动员们的成绩单奔跑着,他们默默地记录着运动员们的辉煌时刻……他们就是运动比赛中不可或缺的裁判员。在紧张而快节奏的比赛中,我们不妨静下心来,走近裁判员,听听裁判员想说的那些话。
作为一位运动员应在参加比赛前了解比赛项目的相关规则
运动场上总是不乏这般现象:抢跑、越界、抢道……而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运动员自身没有了解所参加项目的比赛规则,再加上在比赛过程中的压力和紧张,于是上述情况出现更是不足为奇。有过丰富经验的学生裁判12体教3班杨国东此次负责的项目为铅球,他提到,获得女子专业铅球决赛第一名的同学却是穿牛仔裤比赛,不穿牛仔裤也许会表现得更好。负责径赛的13体教2班裁判员钟兴旺也提出曾试过有一位参赛运动员跑400米因为不按赛规在跑道转弯处提前抢道,虽然以第一名冲刺但因犯规取消成绩。
两位裁判员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提高运动员参赛规范性的重要。运动员们应该事先了解好比赛项目的相关规则,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比赛节奏,也能减少裁判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进度。裁判员们都深刻地知道,一个被众人认可的赛果就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他们希望用自身的努力去完美诠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而这个过程就非常需要运动员们的配合。
为什么不再挑战一下呢?
赛场上,输赢是两种必然的结果,但有些人会选择屡败屡战,有些人则会选择满足当前所拥有的胜利果实。
12级体教3班的跳高裁判员徐诺伦在接受记者采访中提到一件在比赛过程中让他觉得最遗憾的事:一位参赛选手以1米83的成绩夺得了男子普通组跳高的第一名,他完全可以选择继续挑战更高的高度,但他最终还是选择走了,留下了一个令人可惜的背影。而田径场上也不乏拼命奔跑的运动员们,纵然汗流浃背纵然呼吸越发艰难纵然已经跌到,但他们仍在坚持。普通组女子200m决赛时,一位运动员在冲刺终点时不慎跌倒,她眼睛坚定的看着终点,一圈一拐的走着,,,这些运动员他们在用生命挑战自己的极限,让人热泪盈眶,由衷佩服。
“为什么不再挑战一下呢?很多时候也许可以再挑战一下,你会发现更好的自己”,徐诺伦说。
应该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本次运动会裁判员共有80位,其中主力军为体育教育学院的学生。他们通过自愿报名再经老师筛选最终当选为本届运动会的裁判员。各位裁判员分工明确,虽然当中不乏有过裁判经验的,但在比赛中仍是全程严谨细致,没有丝毫的放松,尽情发挥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力求做到最好。在记者采访的9为裁判员当中,有7位表示:当裁判员让他们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让他们能拥有了更多走出社会的资本。
12级体教3班的跳远裁判员戴婉杰,她如是说:“因为我们平时就没什么机会实习,通过参加院运会、校运会,可以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使我们对知识的了解更深刻,对技能的掌握能力更强。”13级的体教3班径赛判罚发令员朱瑞生在对下一年的运动会建议中也提到:“我希望下一年的运动会能吸纳更多裁判员在实践中学习,因为我们可以工作的范围不仅仅是学校,所以要有一种实践出真知的心态。”
又是一年岭南师院校运会,岭南学子尽显青春风采。运动场上,各类人群各司其职,才使运动会得以顺利快速地运转。虽然有些地方有所欠缺,若运动员们懂得换位思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么本次的运动会不会更加完美些?未来的运动会不会举办得更加精彩些?若运动员们能尽情挥洒汗水,尽情享受着这个属于自己的舞台,是否更能弘扬不怕输不怕挑战自我的体育精神?若你坚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会不会让你更有资本走向广阔的世界?我们聆听裁判员想说的话,却又像是得到了人生行走的力量。感谢你们!敬爱的裁判员!你们的努力是点缀运动会最美的一抹色彩。

裁判员在整理坐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