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心梦飞扬实践队来文垌小学支教的第三天,窗外青山即使在烈日下依然保持静坐的姿态,棉花糖似的白云点缀着湛蓝湛蓝的天。此刻静坐窗前,打算好好地说说到这短短几天的感受。
在农村,生活条件必然比不上城市。当我们面对不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时,自然而然地会感慨一番。吃饭、洗澡都与学校内不一样了。吃饭需要砍柴烧火;五十号左右的人,洗澡得排长时间的队······生活模式似乎退化了。说这些并不是想表达不满,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置身其中时还是感慨万千。
与孩子面对面相处时,我发现他们大多数并不怕生。想来他们本性纯真活泼,并不防备我们的大学生身份。
来到这第一天的下午,几个女生让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带她们看看这条村子。只是初次见面他倒是欣然答应,一路上他与我们聊天玩闹,有时在我们背后搞点小动作,言语上玩笑甚至开过头,仿佛我们就是他的同龄人。
跟着他的脚步,感觉村子颇是宁静。草垛旁,老牛悠悠地吃着草,不忘用尾巴来回晃动赶蚊虫。几只黑白相间的猪仔乖乖地呆在笼子里,任由黝黑的大叔驶着隆隆作响的摩托三轮车载走。屋檐下有位母亲边抱着小婴儿边哼着不知名的歌谣,那定是她的摇篮曲。我喜欢这里,可以毫无顾忌地什么都不想,只是尽情呼吸大自然的清新气味。
临别时,那个小屁孩嬉皮笑脸地让我请他喝饮料,到杂货店的时候他径直拿起饮料去付账,物质上的不充裕并没有让他随意地接受。
这个男孩子是这里多个男孩子的缩影。他们还不懂得尊重人,调皮捣蛋,但是正义感责任感强大,大事上分得清是非曲直。
有一次,一位没有交流过的内敛的小妹妹走上来问我去哪儿,我明白这是向我表示亲近。我俯下身子问她愿不愿意跟我同去。她点点头,顺从地让我牵起她的手。我要去的是杂货店,鼓励她挑喜欢的零食,她选好,满足地坐在我旁边安静地吃起来。往后见到我,她的眼神不像第一次见面时那般怯生生,还是不说话,只是静静地倚在我身旁。
不要说小孩子什么都不大懂,其实他们的心思敏感,感受得到我们对他们的善意和呵护。他们的观念很简单——喜欢谁就会粘着谁,知道谁愿意迁就他们。偶尔无伤大雅的撒娇,并不影响。要是你给他们一颗糖,他们也许就会报以全心的接纳。
小时候我们也是这样子的,幼小的心灵也存在着一片纯真、蔚蓝的对外界充满好奇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