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4“三下乡”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致远实践队到官湖小学捐书

发布日期:2021-02-18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捐书仪式

  

孩子阅读

  自7月12日起,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2013财务会计2班47名学生来到遂溪县官湖村官湖小学开展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今天上午,同学们来到遂溪县官湖村官湖小学,为小学的图书馆捐近400本图书。为了这一天吗,他们精心准备了近三个月。

  三个月的准备,到体现和创造价值的地方去

  遂溪县官湖村官湖小学教学资源最值得称赞的地方是图书借阅室和电脑室。据了解,官湖小学不过一栋破旧的民房,一栋教学楼,教学楼分三层,其中包括一至五年级的课室,一个篮球场(可充当操场,大会场地等等),一位队员表示:“刚踏上三楼的时候,我对这个有着简陋设备,艰苦环境的小学有了彻底的改观。”有道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相对于现在一些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两者小学时代的教学环境一比较,这对于许多农村孩子来说,这无疑是天堂。

  谈起了来到官湖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的原因,本次三下乡实践队队长谢成龙对记者说:“山村里的孩子没有电脑,没有手机,连课外书本都比较少。人均阅读量远远低于教育部的人均阅读量。看着这些孩子对知识渴望的眼神,我们非常心痛,他们非常喜欢看书,可是家庭贫困,没有钱去买书;远在山村,远离城区,没有琳琅满目靠近图书馆。为此,岭南师范学院致远实践队在岭师校内外为官湖小学募捐图书,募捐实践长达3个月,募捐到的图书多达400册。希望我们这个暑期实践活动,能带给孩子们一些有用的东西,让他们终身收益。”实践队队长是遂溪人,对遂溪有着浓浓的乡土情缘,这次实践未尝不是队长对家乡建设的第一次试练。

  “这里,没有城区的华灯璀璨,高楼大厦,这里却有着一群可爱的小孩,热心的村民。无论我们在这里有多苦,我们都不曾敢忘记初衷,关爱农村儿童,公益支教,越是贫穷的地区则越需要我们,我们只有去到这种地方,去到真正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的活动才有更大的价值。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为基层的农村儿童带来知识,科技文化,开阔他们视野,增长他们才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公益支教,义不容辞。我志愿,我快乐;我支教,我幸福!”在实践队队长谢成龙的慷慨激昂的发言中,实践队正式开始官湖小学的公益支教。

  爱心传递:近400本图书献给乡村儿童

  7月14日九点,记者见到了实践队两位队长以及几位男生抬着一箱箱的东西,后来记者看到箱子开封后才发现,箱子里装的满满都是书。在男生们帮忙摆放下,书籍填满了图书阅览室的书架,还有一部分的书籍将直接分发到学生的手上。“这些书大部分都是我们发动全校师生捐的,我们想要带给村里的孩子。这些图书中包括漫画、期刊、中外名著等近400本”队长谢成龙说道。看到那么多的新书送过来,学生们坐在教室里高兴的翻阅起来。“我特别喜欢看《诛仙》”一位小朋友紧紧地把这本书攥在手中,久久不肯松开.“《诛仙》这本书我已经找很久了,一直没有找到,今天终于看到了”

  “今天真的收获很多,由于本身基地条件的限制,我们虽然带来了很多书籍,但因为老师们的休息场地有限,我们并没有开放,于是想着在10:40分下课时先人手派一本书给同学们带回家看,在我跟同学们说一下放学后可以一人先拿一本书的时候,我没想到学生们会如此热情,”他们互相传阅书籍,一直看到放学的铃声响起,“看着他们看书时明亮的眼神,我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小老师赖桂明,对记者如是说。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为乡村教育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对于致远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到来,最开心的无疑是钟来发校长,自从几年前得助与天地一号老板陈开开办这个小学,建成图书阅览室。钟来发校长表示:“现在的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还有很大的缺口,实践队的捐赠可以缓解图书压力,但是现在的图书馆发展已经进入了平和期,一段时间的新鲜期可以引发同学们看书的热情,但希望部分同学能够沉淀心情,享受其中,让图书可持续利用。”钟来发校长希望图书馆不仅是学生们看书的地方,更是同学们学习、娱乐的地方。

  “图书馆发挥的作用十分的大,我们需要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们乐在其中。在农村地方,娱乐设施相当有限,小学生们的娱乐节目也比较单一,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活动,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课堂知识和精神文化上同步成长。”致远社会实践队队长谢成龙说道,“这未尝不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希望有更多的人为乡村教育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合影

  

捐赠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