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4“三下乡”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实践心得]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发布日期:2021-02-18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作为仲夏梦三下乡实践队的队员,我已经在振文镇中心小学度过了十多天的下乡生涯。经过了几节课之后,我认为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得到了一些教训,认识到自己的很多不足,并且对小学教学工作有了一些体会。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数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其次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最后还要利用合理的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达成目标。

  二,积极提问,贯穿课堂始终。

  要想学生40分钟内都会专心听你的课那是不可能的。他们或多或少会开小差,他们有可能连书本都不会拿出来,甚至还会说话打闹。这是如果采用提问的方式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下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问的问题。

  三,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首先,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接着,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然后,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最后一点,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讲了三点,总的概括,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协调者和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