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4“三下乡”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实践心得]激情不灭,梦想永存

发布日期:2021-02-18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仲夏梦”这个队名是我想的,选自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仲夏夜之梦》,而且与我们三下乡的时间,目的对应。出发在仲夏,传递了梦想。

  “仲夏梦”这一实践队的起步与成长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它就像是大海里漂浮的一只小船,在风雨中飘摇,跌跌撞撞地驶往前方。从一开始的队员招募,到基地的寻找考察,后来的一次次会议召开,都是一波三折的:关于队员:我们实践队是以协会的形式创办,但是协会的会员只占一部分,其余的都是通过其他方式招募过来的,彼此的不熟悉需要磨合,中途有人因事退出使任务要重新调整;关于基地:在出发前几天,实践队已经整装待发,但原来承诺好的校方突然违约,让实践队面临解体危机;关于会议:找到新基地后,之前的大部分计划要重新调整,去到基地与校方沟通后,也需要不断调整课程表和支教人员。关于汇演:文艺汇演是领导和家长检验实践队成果的重头戏,演出节目的安排,主持人的训练,节目的排练,会场的布置等都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是困难重重的。

  但是,“仲夏梦”却正面迎接了这些挑战,经起了这些考验,这有赖于队长的领导有方,调配得当,让队员们各施所长;还有赖于队员们的积极配合,不怕辛苦,支持队长的工作。也许,就是这一份团队精神的存在,才让我们的仲夏梦披荆斩棘,所向披靡。队员们互不熟悉,就一起去聚餐,玩认人游戏,而且队员来自不同学院,有利于优势互补;在原基地违约后,队长立刻与队员们沟通,队员们在短时间内积极寻找基地,终于在校实践队的帮助下寻找到了新基地;找好新基地后,召开了多次会议确定任教内容和人员,在修改多次后最终确定下来:上午补习主科,下午培训兴趣班,让学生们在学习和娱乐中得以兼顾,而且第一,第二课堂任教老师不交叉;文艺汇演的大部分节目来自学生们参加的兴趣班,外加队员们的才艺表演和合唱,舞蹈,主持人是分别从队里和学生中选出的一男一女。虽然汇演准备的时间比较仓促,但是大家都抓紧时间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最终使得汇演圆满成功。

  “仲夏梦”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的团队精神——无论多么艰苦,都坚守自己的责任:队长自始至终都是保持着昂扬的斗志指挥着队伍的进程,而且还要跟队员们,校方领导保持着良好的沟通。最让我敬佩又心疼的是,这个瘦弱而坚强的女孩,在出发前一天为了策划书熬了通宵,次日还保持着良好的劲头和领导协商,与队员讨论,午觉不睡,又一直熬到了深夜;在临近文艺汇演的那段日子,手工班老师每天中午只吃了些小面包,也不睡午觉地为环保服装的事情操劳,有空的队员见状,纷纷过来帮忙;后勤组组长每天在会议中调配人员去帮忙后勤工作,大家最大的兴致就是讨论晚餐的菜色,一起在糖水的陪伴下度过夜晚;宣传组组长每天都要向队员们征稿,以便晚上能够把稿发到各大网站。宣传组的工作多半是在晚上进行的,所以就在别人都在休闲娱乐时也不能停止工作。我也是其中一员,不过后来几个晚上,因为担当主持人,只好先搁置发稿,但是组长依然毫不懈怠,坚持发稿,她最大的喜悦就是看到发出的稿件被录用了。(我想我们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编辑,对别人的稿件进行二次创作,所以被录用就等同于被肯定了。)当然了,还要表扬可爱的男队员们,他们在实践期间,在宿舍里饱受酷热和虫蚁的危害,很多人皮肤还因此溃烂了,但他们依然毫不抱怨,默默地把被铺带出宿舍,去到教室过夜,就这样,直到三下乡结束。

  对于这个团队,我还有很多要说的话,要写的事,我真的非常希望我们仲夏梦真的能够唤醒孩子们的梦想,带给孩子们关爱,虽然只是短短的十几天,却让我们建立了无比深厚的情谊。激情不灭,梦想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