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群众路线教育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罗海鸥院长等校领导作实践活动专题辅导报告

发布日期:2021-02-18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现场

  湛师新闻中心讯  7月11日上午,我校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继续进行实践活动集中学习专题辅导报告。罗海鸥院长、刘海涛副书记、刘周堂副院长、邵乐喜副院长四位校领导分别围绕“群众路线与特色鲜明高水平师范院校建设”、“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与学校发展历程”、“理想信念教育与师德建设”、“群众路线与协同创新科学发展”等主题作专题辅导报告。校领导、全校副处级(含相当)及以上干部、关工委主任、离退休教职工党委书记参加了会议。

  如何坚持群众路线,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罗海鸥院长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罗院长认为,坚持群众路线,要树立认真负责、以质取胜的理念,进一步激发师生员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把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融入到学校的科学教育指导中去;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拜师生为师,把师生智慧融入到学校的决策管理当中;要强化师生为本,服务为重,了解师生,把为师生办实事、服务师生作为工作的落脚点;要坚持务实清廉,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切实推进领导作风建设。罗院长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深入师生,问计师生,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汲取广大师生的智慧,争取早日实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院校建设的目标。

  刘海涛副书记结合主题举例说明了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用自己的课堂案例生动地阐明了新时期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正面形象。结合党史进程,他联系我校100多年的师范教育历史,与大家一起分享了我校从初师到中师、师专、师院,到未来“师大”的发展进路和构想,并着重就师专升格师院以及师院建设时期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与大家一起共勉。

  刘周堂副院长围绕主题,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引子,引经据典分析了师德师风的深刻含义,认为师德师风的评价体系主要集中在“道德品质”和“学问文章”两个方面。他说,培养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队伍,首位是提升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德、做到爱岗敬业、知识渊博、爱生如子、仪表端庄和风度优雅。

  邵乐喜副院长则把群众路线与协同创新结合起来,通过介绍协同创新的总体原则、目标和重要任务,结合我校目前的现状,与大家一起分享了我校要将逐步组建粤台师范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湛江家电协同创新中心、粤西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热带特色农业协同创新中心、雷州半岛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六个工作构想与思考,他认为把这些事情做好了,我校的群众路线也就落实了。

  辅导报告结束后,全体人员还观看了《苦难辉煌》党史纪录片。

  

  罗海鸥院长作辅导报告

  

  刘海涛副书记作辅导报告

  

  刘周堂副院长作辅导报告

  

  邵乐喜副院长作辅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