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3暑期“三下乡”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实践心得]爱在今夏,走访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发布日期:2021-02-18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我们梦启航的成员们在廉江市西岸村支教的几天,承蒙村民的百般照料。在这种陌生的环境下,开始以为来自外村的我们会受到排斥与无视,可这些淳朴的村民对待我们像是对待自己的儿女般悉心,不断地嘘寒问暖,为我们送来自家种的蔬菜水果。为了回报他们的恩情,我们梦启航实践队在副队长李灿华的带领下,走访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第一站。我们来到三年级学生黄文彬的家中,看着家徒四壁的房屋,我们不禁觉得心酸。这个9岁的孩子,勤学好问,学习成绩优异,可是他那瘦骨嶙峋的身躯让我们感到震惊和心酸。有一天晚上,他来到我们的住所,那时我们正在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我们热情地邀请他吃饭。这个懂事又有礼貌的小男孩竟然忸怩害羞起来,一直强调自己不饿。在我们的百般劝说下,他才动起筷子,并且一口气吃下了六碗饭和喝下两碗汤。看着他狼狈的吃相,我想,这个孩子明显是营养不良,而且整天挨饿。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黄文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几年才回家一次。爷爷奶奶在家照料他,却由于忙于农活,所以经常三餐不定,也没有为孩子补充营养。9岁的孩子,个头不高,瘦的像纸片一样轻薄,我们的眼眶泛起了泪珠。在走的时候,李灿华为他亲自送上牛奶和鸡蛋,并万分叮嘱文彬的爷爷奶奶好好照顾孩子,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二年级学生黄子浩的家中。这个脏兮兮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让我们会感到深深的担忧。他在学校经常打骂老师和学生,咒骂父母下地狱,并经常莫名其妙地殴打我们的队员,举止怪异得甚至让我们感到惊恐。来到他家中的时候,大门紧锁,子浩的家人都不在家。住在子浩隔壁的邻居告诉我们一些他家中的情况。子浩的母亲在生下他之后便不知所踪,爷爷和父亲在建筑工地打工,一年才回家一次。家中就只有奶奶照料他,可奶奶在田地里耕种,早起晚归,根本无法照料孩子。这种放羊般的管教方式让子浩调皮任性,有好几次都因为下河游泳差点儿被淹死。子浩邻居悄悄地把我们队员拉在一旁,用手指在脑袋画了个圈,低声说,“我感到他这里(脑袋)有点不正常。”看着孩子空洞的眼神,我们也无能为力,我们把一些零食和牛奶送给子浩,这个平时暴躁顽皮的孩子突然间变得温顺,并低声地说:“谢谢。”我们只是希望,子浩的父母能常回家看看,能让这个孩子的生活走上正常的轨道。

  第三站。在炎炎夏日下,我们又走访了空巢老人黄孔盛的家中。站在门口,我们被房中散发出来的恶臭所熏倒,老人的家像是垃圾堆放场,凌乱的餐桌摆放着几碟酸菜和鱼干,还散发着像是发馊的气味。老人对我们这些陌生人的到来像是感到惊恐,并不停地询问我们到底来干什么。当我们表示是来看望他,并为他送上油盐等食物时,他竟像孩子般开心地笑了。老人向我们娓娓倒说他的故事,原来他的伴侣几年前逝世了,几个儿子生活也不如意,没能力照料他,他只能在倒塌的房地搭起木棚来遮风挡雨,生活很艰苦。老人已经八十岁高龄了,可他还是要耕作几亩田地。“不耕地,我哪有饭吃?”老人无奈地笑了起来。尽管他的行动不大方便,但我们走的时候,他硬是把我们送出了很远,不停地向我们挥手道别,并喃喃地说:“你们真是一群好孩子啊!”

  我们相继走访了五户留守儿童和七户空巢老人,他们的情况基本上是一致的。我们以微薄之力为他们送上爱心。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好心人来关心这些群体。

  爱在今夏,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