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3暑期“三下乡”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实践心得]记忆三下乡

发布日期:2021-02-18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2013年7月9日中午12点开启了我三下乡的旅程。

  还记得第一天到达我们的支教活动地点的时候,我们不禁有些诧异,虽然在之前已经知道了我们支教的地方环境不是很好,但来到后还会有点适应不来。我们住的地方是小学的纪念馆兼礼堂,没有了平时的温床暖铺,睡的只是地板。没有了平常的丰盛大餐,我们要学会烧柴做饭。

  经过了一个下午的整理,终于把住宿的地方整理好,一张席子一个蒙古包蚊帐,这就是我们要生活七天的地方。整理好后,我走向门外,一个花滑稽的场面令我哭笑不得。我们的一个队员身上“挂”满了孩子,原来在门口早就聚集了一帮孩子,也许是出于对我们的好奇心,孩子们猛地往我们住的地方钻,想挡也挡不住。男队员们更是称了孩子王,都快和孩子们滚成一团了。这时候我也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一个小女孩也跑过来坐在了我的身旁,用一种稀奇的眼光看着我,然后略带羞涩地问我:“老师,你是教舞蹈的吗?”我微笑地回答她:“不是啊,我是教唱歌的,你想学吗?”小女孩没有回答,只是对我呲着牙笑了一下就跑了。这时候,我仔细地观察了下小孩子们,才发现他们肤色都是偏黑,脚上要么不穿鞋要么就只穿着一双比较破旧的拖鞋,但是脸上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光彩。

  随着天渐渐变暗,孩子们也逐渐散去,我们回到了我们的住处,队长给我们开了个会议,安排了明天要进行的一些支教活动和说了些注意事项。散会后,队员们都整理各自的行李,然后去梳洗准备睡觉。在整理的时候,一些队员苦瓜着脸说:“天啊!这洗澡的水都带这一种腥臭味呢!好难受!”其他队员听到后都嘀嘀咕咕地讨论着,随后队长说了一句话:“农村地方大家就忍忍吧,再说吧,我们来三下乡也不是来享受的。”就这样,我们三下乡的第一天就结束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进行了分班,终于开始了我们三下乡支教活动。每天清晨7点钟,孩子们便会聚集在我们的门口前,然后一起大喊“起床啦!太阳晒到屁股啦!”每每听到这声音,在睡梦中的我们都会发出一声哀叹。然后眯着朦胧的眼睛,梳洗后就直奔教室。

  在我三下乡之前,我总以为乡下的孩子是非常的听话的。但事实证明我错了,还记得给他们上的第一节课,孩子们在教室里乱跑,下课的时候,不论男女都是在爬树、单手翻越栏杆、骑单车等等,直接把我吓楞了,比动画人物泰山还要厉害。当我们意识到他们上课纪律不好的时候,我们便改变了我们的上课方式,得严肃一点才能压住他们这帮小泰山。果然不出我们所料,严肃一点后这帮小泰山也安定了许多,他们知道了什么是上课的纪律性,可严肃了之后是要付出代价的,小孩子们给我们起了花名“母老虎”。记得有一天的中午,几个小孩在门口大喊“母老虎”,这行为影响到了我们的休息,然后一个男队员走下去劝走孩子们,结果上来的时候手里揪着一串龙眼,原来是孩子们特意拿来给“母老虎”们的,这真的是使我们哭笑不得。

  每天上完早上的课后,我们便要聚集在厨房煮饭,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来说,烧柴煮饭真的不是一件简单事。我们只能自己摸索着一些技巧,熟悉了之后倒也煮得很不错,队员们也吃得喜滋滋的。但是每天中午煮饭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孩子跑过来看着我们忙乎做饭的事情,然后就静静的帮我们把柴火捡起来,偶尔还会用鄙视的眼神看着我们说:“你们真笨!”这时候,身为老师的我们也只能不好意思地挠着头笑了。但每当我们让学生留下来和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又会一声不响地跑了。后来才知道,原来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我们与他们的等级是不一样的。记得有一次我们问一个小孩子:“你们怎么不回家睡午觉啊?”孩子很快地回答:“午觉是有钱人才能睡的,我们穷人是没得睡的。”听了这句话,我顿时就觉得很心酸,究竟在这个小小的心里面装了多少不属于这孩子的世故与心酸,是什么经历让这样小的一个孩子说出这样一句不附年龄的话。

  队员吃完饭后就回去午休,午休后又开始了下午的课程。

  下午,我们会安排上两节课,最后是排练课。由于我们最后一天要进行一个支教活动的教学成果展示晚会,所以每个班都安排了表演节目。上课的时候,孩子们都很认真,尤其是对音乐这门课程。由于乡村老师的素质不高,所以孩子们都没上过正规的音乐课,他们不懂什么是节拍什么是简谱,而我就把他们没接触过的教给他们。我教了他们一首《鼓浪屿之波》,给他们讲了台湾的历史,那里的日月潭和那里的小吃。在这期间,他们既好奇又期待我所说的一切,然后我就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想去见识外面的世界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读书。在我教学的期间,他们会用本子把我写的简谱抄下来。因为家里穷,他们没有钱买漂亮的笔记本,所以他们的本子就是用纸皮箱的皮做成一个小封面,里面订着的是一张张来自不同本子的纸。有一天放学后,我刚洗完澡,队员跟我说有个学生在门口等我,我当时就愣了一下,然后就跑下楼。原来是六年级一个调皮的学生,他站在门口,脸上没有了平时捣蛋时那种嚣张的表情,反而是一种有点羞涩和难为情的表情。我跑过去问他:“怎么啦?找老师有什么事情吗?”他没有说话,只是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我一看,原来是歌词。我笑了笑,然后把他拉到一旁坐下,就开始教他唱歌。在这之后,他经常会来找我教他唱歌,每当他捣蛋的时候,我便会威胁他说以后不教他唱歌了,他便会乖乖地坐好,也许这就是孩子的一种特殊的求知方式。

  到了傍晚晚饭后,我们通常会坐在门口和孩子们玩耍,偶尔会用移动音箱和他们一起跳舞,这成了我们很好的饭后运动。入夜后的农村特别美,在路上一盏灯也没有,有的只是村民们用来照明的手电筒。也许是没有光污染,这里的星空特别的漂亮,一大片一大片的星星镶嵌在这淳朴乡村的天空上,伴着我们的吉他声,这样的夜晚特别令人陶醉......

  不知不觉就到了我们的晚会那天,从傍晚开始我们便忙着给小朋友化妆,因为想给小朋友一个漂漂亮亮的晚会。这晚会的期间,平时很调皮的孩子当起了纪律维护员的职务,倒也当得有模有样,就这样一场晚会很顺利地进行着。一年级小朋友的走秀走得有模有样;二年级小朋友则唱了一首活泼的英文歌;三年级小朋友的打拳也大受欢迎;四年级的手语表演和舞蹈则得到了大家的好评;五年级的合唱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六年级的健美操表演也活力无限。在晚会的最后,我们全体的队员合唱了一首歌曲《再见》,唱歌的时候孩子们冲上台紧紧地抱着我们,舍不得放手......

  晚会结束后,有些孩子拉着我们问:“老师,你们是不是明天就要走了,你们还会回来吗?”面对他们的问题,我不敢给出什么承诺。也许孩子们看见了我们的犹豫,所以抱着我们哭了......

  离开的那天,我们收拾好行李走出门口的时候,一大帮孩子围着我们,哭着拉着我们的手说:“老师,你们明年再来吧,好不好?”看着这场景,我们也不禁落泪。我们只能跟他们说:“这样子吧,你们努力读书,以后来找老师好不好?”这时,他们坚定地点了点头......

  三下乡已经结束了,这7天带给我太多太多的回忆。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回来这里,看看这群可爱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