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3暑期“三下乡”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实践心得]舍下汗水,拾起感动

发布日期:2021-02-18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7月8日至16日,我们“正能量”三下乡爱心服务队调研组在湛江市区及其管辖的县市进行了为期9天的调研。虽然整个调研过程比较艰辛,但是我们从中收获了许多的知识、乐趣,让我们增长了见识。这也算是为我们队的三下乡活动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吧。

  我们调研组的调研课题有两个,分别是“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在农村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和“探析湛江广州湾时期的法式建筑的遗留情况与保护路径”。但是我们在实际调研过程中,主要是围绕前者来开展实践活动的,后者为辅。在为期9天的调研活动中,我们走访了湛江市内的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经济开发区等五个区,及市外的徐闻、遂溪两个县。共走访了25个村庄,采访了122位村民及21位村委会干部,还有1位徐闻县文体局黄副局长。在整个调研活动中,因我们小组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再加上队员们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睿智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被采访的村民、村干部大多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所以本次调研活动得以顺利完成,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收集到了真正的“第一手”材料。

  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我们调研组的成员都做了充足的准备。首先,是确定选题。选题非常重要,它决定着整个调研的大方向以及调研的价值。刚开始,我们的调研课题是“探析法国建筑的遗留和保护情况。”但是,在听完刘海涛教授的讲解后,我们组员一致认为选题要有意义,要深刻,最好是选择关乎国计民生的主题。而且我们立志要把此次调研实践做得锦上添花,要比别人好。于是,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及组内讨论,最终确定了以我提议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在农村的现状分析”为主要调研课题,调查法式建筑为次要课题。然而,在离调研开始还有几天时,队长担心我们选两个课题会很辛苦,还可能导致顾此失彼,所以有意让我们放弃其中一个。但是,这反而更加激发了我们的斗志,我们变得更有信心完成任务了。最后,从我们坚定的目光中,队长决定不管我们做出怎样选择,她都会全力支持我们,并且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就这样,在全队队员的关怀下,在调研组全体队员的努力下,我们的调研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7月8、9日,我们调研组为提高效率,兵分两路,四位同学去徐闻、遂溪县开展调研,另外的四位同学留在湛江市内,在赤坎区开展调研。我则分配到前往徐闻、遂溪的那一组。我们这一组因路途较远,且不太熟悉当地的情况,遇到的阻力也就可想而知。幸好我们在徐闻灵山宫村有两位当地的同学前来帮忙,所以在徐闻调研时一切都比较顺利。然而,到了遂溪,却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当我们早上5点钟从徐闻出发,经过将近4个小时的车程到达遂溪时,便立即开始开展调研。接下来,问题出现了。首先是语言交流障碍。因为当地人都讲雷州话,有的甚至听不懂普通话,这让我们十分尴尬。虽说组内有一名会将雷州话的同学,但现在全部的采访、翻译工作都由她一人负责,工作效率低下暂且不说,她也非常辛苦。更让我们感到挫败的是,许多当地的村民并不太了解我们采访的目的,总是对我们怀有戒备心,甚至是敌意,导致许多村民不配合,工作也就很难开展。当我们就快放弃时,我随即想到:现在只是调研的开始,说不定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类似的困难,若不想办法解决,整个调研活动将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之前许下的壮志豪言也会化为泡影。于是,在我的建议之下,我们决定采取另一种“主动出击”的策略。我们挨家挨户登门拜访,先说明我们的来意,再进行采访,这样一来,工作进展竟顺利多了。最后,一天下来,我们采访了19位村民,4名村干部,获得了较多真实的数据。

  7月10日开始,我们调研组终于可以集体行动了。接下来,就是在麻章区、坡头区、霞山区及开发区开展调研。但是,就在这时,组内又出现了新的情况:有两位组员因前两天的辛苦调研而身体不适,要求退出调研组。因为这涉及个人意愿及自由问题,经过组内的讨论,决定同意他们的要求,虽然还有接下来的7天的行程,但是我们既然决定了要继续前行,就定会坚持到底,就算是跪着也要走下去。

  7月10日,我们调研组一行人来到麻章区调研。为了节省开支,我们没有选择乘坐公共汽车,而是以步代车。回想起那时的情形,未免不叫人心酸:早上8点从学校出发,一只手拿着地图,一只手撑着伞,一路前行。遇到分叉路口或十字路口,便到处问路上的行人,好在路上遇到的叔叔阿姨都很热心,很负责地帮我们指路。当我们终于到了村口时,却发现村庄离路口还有一大段的距离。我们相互说些勉励的话,鼓舞着前进。到了村子后,有时却看不见半个人影,只能挨家挨户敲门询问。碰到有些村民不太情愿接受我们的采访时,我们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费尽唇舌,让他们欣然接受。上午的采访结束后,我们便就近找了一家餐馆吃饭,吃完饭后,也顾不上休息,继续调研。那时正是中午1点,我们顶着烈日走着,前往下一个目的地......随后几天的行程大抵如此。调研结束后,每位组员都被晒成了“小黑炭”。

  整个调研过程虽然艰辛,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取得的成果还算是丰硕的。记得在坡头区林口村,我们去采访时恰逢村委会干部开会。村委会凌主任非常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也欣然同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当采访结束后,他看到我们调研工作如此之辛苦,就决定帮助我们。他马上为我们联系了富美村的妇女主任龙秀忠,让她带领我们参观富美村新落成的文化楼、农家书屋。随后,我们到富美村见到了龙主任,得到了周到、热情的招待。拍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照片,在采访龙主任时,她热情地向我们讲述了文化楼的建设历程,让我们收获极大,受益匪浅。

  短短9天的调研活动,我收获的不仅是第一手的材料,而且还增长了见识,懂得了与人交往、沟通的方式、方法。最重要的,是收获了一份感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的感动。它来自组员间,也来自那些淳朴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