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3暑期“三下乡”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实践心得]预支的是情,收获的是悟

发布日期:2021-02-18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早上,孩子们是否像往常一样早早的去到学校,然后……没有惠姐,没有音乐老师,没有超人。如同早上我从自己的床上醒来的时候一样,没有正直、强壮得像个军人、整天为帮我管纪律和同学打起来,为了我们班的节目排练到处抓同学回来训练的凌开銮,没有乖巧听话、事事自觉的李锦达,没有平时一声不吭, 临走时却抢着要帮我搬行李的启寿,没有调皮捣蛋却总是不好意思开口讲普通话的柯文秦,没有贪玩、聪明的林敬锐,还有平时认真训练却没机会来表演的李莹莹、中途出场的“冠军哥”李得冠和让人感动的凌园婷,在文艺汇演当晚,她说:如果李莹莹在就好了,好想她还有机会和老师说声再见!也许,对于我们大人来讲,我们可以随时回去找他们;但对于这群乡村的孩子而言,真的不知道这辈子是否还会有机会和我们见面?不知何年。何月。何处。

  孩子们问:下学期你会回来看我们吗?我不敢回答,只是说了句:以后有机会就来。其实心里是很害怕这种承诺。我怕时间久了,我会忘记;我怕时间久了,我会失去这份激情;我怕时间久了,我会变懒。但无论如何,这份记忆我会记载在我的教师成长道路上。偶尔怀念。

  作为大师姐,在我眼里,这次下乡,天使除了这群孩子之外,还有队员们。幽默风趣、很有ideas、会站在小孩子的角度来哄小孩的永健师弟,未来绝对是个好爸爸。像个孩子一样长不大的永彭师弟,不过你的天真,你的善良,你对学生的好,谁都复制不了的。还有很有想法的苏式航、该果断时就果断的队长、关键时刻总能给出重要补充的文诗……而十天的下乡最深刻的印象是再次认识了敏霞师妹。从大一上学期到下学期,看到她的成长和进步,慌忙中依旧心存学生,心存伙伴。紧张中依旧温和待人。有爱心,耐心,细心,善良。更重要的是:她热衷于特殊教育。总感觉是个天使般的女孩儿。此外,很感谢她在自己很多事忙的情况下,依旧惦记着我们班的文艺汇演。从出发前天,她黑着眼圈(是多久没睡好觉了)跑来和我商量文艺汇演的事,到排练时经常来班上指导,让我感觉到她是一个认真、负责而且心存他人之事的女孩儿。

  说到我自身的成长,这次下乡是我在教师道路上的一段有意义的经历。这可以从班级管理和教学这两个方面来讲。在班级管理方面,我运用了魏书生和李镇西的方法,凡事与孩子们商量。从第一节班会课我就让孩子们自己制定班规,因为时间仓促,也不可能在短时间有天翻地覆的大整改,他们只定了最基本的三条,上课不乱讲话,下课不打闹,不随地吐痰。我跟他们商量要是谁违反规矩怎么办?孩子们一致说:打他!我说咱文明人,不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哦!后来他们说罚扫地。我加了一个限制,要在一分钟内扫完。真到了有人违反接受惩罚的时候,孩子们齐来倒数,在所有孩子的倒数声中,我感觉到一种强大的集体感。于是,我更坚信魏书生的建议是对的。只要尊重学生,遇事多于孩子们商量,孩子一定会配合你的工作的。不过在实施过程中有点遗憾的是,有时候有人违反纪律,纪律委员登记了名字给我之后,我有时把名字往包里一塞,就忘了惩罚了。这样一来,忽视了纪律委员的努力,他可是背着被同学揍的危险帮我管纪律的,二来是孩子违反了纪律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开始会无视班规的存在。所以,班级的小事,真的不能拖。不及时解决的麻烦会更麻烦。在教学方面,从我临时被师妹推上讲台演绎了一节“三句话”的语文课堂之后,我明白了一个规律:课堂上,教师教什么内容很重要,但怎么教更重要。其实这节课是毫无准备的课,说起教学内容的话,我是个不负责任,有点误人子弟的教师。不过迫于当时是解救师妹,我还是要原谅下自己。嘻嘻。但这节课的效果,队员们说不错!那我也认了哈!其实我自己总结了一下,这节课学生之所以表现得好,是我在课堂上的表扬和鼓励。当孩子都不好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时,我摸了一个孩子的头说:看,坐得真好!他果然比之前好很多了。这样对几个孩子重复做了之后,基本上一个组的孩子都安分下来了。这时候就夸一整组的孩子:“看,第三组的小朋友多得真端正,真棒!”。再通过小组的比较和激励之后,基本上全部都能安分下来了。这是在上课时开始对纪律的组织。接下来就是要激励孩子真正参与课堂,勇敢表现自己。当孩子胆小时,我就陪伴他。我陪他一起读。先是我自己大声点,使他也跟着大声读出来,然后再小声点,让他逐步成为表演的主角。当孩子实在不想表现时,我就尊重他,抚摸着他的头,告诉他没关系。当孩子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时,就换下方式,用唱的。有这种体谅学生、宽容学生、欣赏学生、鼓励学生的意识,然后顺着这种意识做出行动。我想这节课我是做到了。这是在一年级上的语文课。在五年级上数学课则不一样。如果说在一年级是激励教学的话,那在五年级,我采取的是快乐教学。五年级的学生,自己的数学水平如何自己心里是有底的,他一般不会因为你的一两句表扬的话语就觉得自己很厉害,你要非得采取表扬不可,学生说不定会觉得你假。但也代表说连一句好话都不讲了。好话是要讲,但要有前提,这个前提必须是学生有点小成就的时候,抓住这个时机,可以美美的佩服他一番。他一定会很自豪,很满足。而学生要取得这种小成就,就要教师安排一些任务来成全他。这任务必须是在用一些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让学生觉得有趣,好玩,好奇了之后才会愿意去做的。这就需要快乐数学。这节数学课,我安排了一个故事和两个计算题。讲故事时不是一味的讲,偶尔停下来让学生猜猜故事的发展情节,一来是为了和学生互动,二来是确认学生是否听明白了。计算题不是一般的计算题,是可以摸索规律,终身受用的简便计算。一来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二来是感觉这节课自己有收获。印象中上得比较满意的就是这两节课。遗憾的是,因为激情不足,惰性常犯,没好好备课,有些课上得很糟糕。比如,特色课讲得很没意思,发现自己见识太窄。如果自己确实没什么墨水的话,其实一开始可以让学生介绍他们去过的地方,讲一些好玩的事,把课堂交给学生是不是好一点?卫生课有点忽悠,教六年级的孩子怎么洗手,亏我想得出。

  另外的小收获是在集体中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其实我一直是个比较喜欢独处的人,群居生活对我来讲,有时我会担心我给人感觉严肃,有距离感;有时我会担心我会容易忽视他人的存在。一来是因为我觉得我不擅长于他人沟通,二来是因为很多时候我都容易处于一个人的发呆状态。三来是我很容易只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不管他人死活,哈哈。 但相处下来,觉得其实没那么复杂。有时我会靠在志梅的背后,睡得很安稳。当志梅说我是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的时候,有些小感动,有种被姐姐保护的感觉(其实她比我小)。有时我会像个万能胶,干个啥事都要找个人粘着。但找到另一个人粘的时候,又把原来那个给忘了。记得有次拉着乔芬陪我要去办公室开锁,结果路上碰到永鹏,听说那个锁只有他会开,我就拉着永鹏走了,后来乔芬哪去了,至今未知。嘻嘻……正因为有你们包容着,我才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被照顾的感觉,真好!依赖着的感觉,真好!有恃无恐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