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3暑期“三下乡”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实践心得]激情的七月,永远的回忆

发布日期:2021-02-18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开始的我对“三下乡”并没有期待,更不用说激情,反而我觉得它是一个累赘。因为它,我放弃我的兼职,我的旅游,我的计划都被打破了。在等待它到来的那一段时间,我的耐心逐渐被磨掉,我开始想找借口逃避——不去“三下乡”。因为责任心的缘故,我还是硬着头皮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假如当时我因为任何原因而没有去这次“三下乡”,我一定会后悔。

  初来乍到篇

  我和我的一个搭档没有跟大家一起,而是自己从家里来。这一路上,可真是困难重重。我们买不到直达高州的票,在来的途中,司机不停地在路上招揽乘客上车,当时很郁闷。来到茂名后,一大群司机围上来,可把我们吓了一跳。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在上出租车前,把车牌号码拍下来,发了微博。一上车后,司机就发现我们是外地人,他很友善地跟我们搭讪。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的路,司机却跟我们说了好多,包括他的读书时代,他在工作时遇到有趣的乘客,他的幽默把我们都逗笑了。他还跟我们说,这个季节,在高州龙眼是最好吃,一定要尝尝。跟司机聊了后,对高州这个并不发达的城市有了莫名的好感,这里的人们很真,很纯朴。第一次见面会,除了几个学生活跃点之外,其它的都点放不开,不太爱出声。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男生语讲得不错,有一个女生歌唱得很好,另一个女生爱主持。其它的,我都不记得,还有晚上的水很冷,有点刺骨。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相处篇

  “三下乡”,我们“希望”实践队是以夏令营的形式开展,我们的目标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学生敢开口说英语。高中生活仿佛是昨天的事,跟伙伴们的点点滴滴依然沥沥在目,可这个7月份,我要当高中的英语老师,刚开始有点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后来了解才知道,他们的大部分都是农村的孩子,英语底子不是很好,我的心定了下来。不是我对自己没信心,而是因为自己没有经验,所以害怕。

  这7天,我们老师一直看着这群孩子在一点一点地进步。仍然记得初次见面时他们的羞涩,到现在他们可以若无其事地跟我们谈天说地;仍然记得在介绍会上他们对英语的恐惧,到现在他们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孩子们的进步,我们都是看在眼里,开心在心里。这群孩子们的体贴、懂事以及给我们的感动,岂能三言两语能道尽?

  在这群孩子中,有很会唱歌的,在课余时间,他会为我们高歌一曲;有长得比较强壮的,当我们几个女生出去的时候,他们男生会把我们夹在中间,,生怕我们走丢;有比较贴心的女生,她们会为我们留一些热水洗澡,因为这里晚上的水有点冰凉。这群孩子,我是越看越喜欢。

  离别篇

  眨眼间,7天过去了,可我们的记忆依然留在第一天的见面会上。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总结班会这一天,我忽然发现这群孩子长大了似的,跟第一天见面那天给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每个人都很勇敢地站在台上讲自己这7天来的感受,他们的自信让我不得不为他们鼓掌。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学生当场给我们走秀,跟他第一次走秀时的扭捏,真的让人刮目相看。这次总结班会,我反而觉得我们老师不如学生,我们在台上哽咽得几乎讲不出话。那天,我其实有好多话要说,但我怕说多了,我会忍不住掉眼泪,为了维护我这“形象”,我就长话短说。文艺汇演结束的那晚,大家都回到教室,在衣服上疯狂地要签名,门卫来叫了几次,我们相互拥抱,依依不舍地离开。记得那天晚上没怎么睡,我们到学生宿舍聊天去了,给他们说说大学生活,他们也跟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梦想,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个为大学日夜奋斗的自己,希望他们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一大早,我带着熊猫眼,背着书包,离开这个呆了7天的地方,学生们都来送行。望着他们在车窗口向我们招手,眼泪再也不听话了,还好,他们都看不到,当时真的有想冲下车的冲动。

  感受篇

  我觉得我是这个夏令营抱怨最多的人,到最后又是最不舍的一个,真矛盾。我一直在安慰自己:天下没不散之延席,这次分别离是为了下次更好地相遇。我记得在见面会上有一个女生说过,人生就像一个车站,每个车站都会遇见不同的人,所以每一站都充满惊喜。如果你现在问我,为了这个夏令营放弃了那么多,值得吗?现在的我一定毫不犹豫地说,再给我一次选择,我还是会参加的。我一直坚信每段经历都有不同的感受,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在这短短的7天,我收获的实在太多太多了,这将会是我一辈子的回忆。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给这群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离别的伤感,更多的是生活中的感动以及激发他们对大学的向往,让他们知道,原来大学生活是如此精彩!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次高州之行,我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