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7月20号,三下乡结束回到学校的第二天。从我们出发去雷州乌石镇三教小学到结束将近有12天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们的三下乡生活中充满着感动。也会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记得刚出发时,我本人对三下乡也没有太多的认知心理还有一点点不安,想象着三下乡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听过有经验的师兄师姐们的说辞,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向往。当我们历经2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三教村的时候,这个时间正是村民们做买卖的时间,村口的广场上汇集了很多村民,当我们的车来到的时候我看到的是村民们的好奇的眼光,好像在想“这是来干嘛的啊?”大家充满了疑惑。也是村里的道路不是很好走,三教小学的校长为我们引路,我们的车慢慢的开到小学的门口,学校前集了好多小孩子我们的到来让他们很是兴奋,我们刚把行李搬下车稍大一点的小朋友就抢着帮我们搬东西,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五年级的学生很调皮也很聪明的小男生陈龙腾,其他还有很多小朋友也许是太过陌生不敢和我们亲近,只有几个胆子稍大的男孩一直围着我们队员转,很是可爱。
本以为下乡条件会很辛苦,可是校长却为我们找了非常好的住宿条件我想也许没有哪个队会像我们这样好的待遇了吧?启动仪式结束后,我们开始为同学授课,这天一大早当我们来到学校时,学生已经有很多都已经到了。那一张张好奇的小脸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们这一群大哥哥大姐姐,因为这已经是我们到学校的第二天了他们也没有起初那样的怕我们了,甚至还有一群小孩跑到我们宿舍楼下去叫我们上课。
第一天上课没有我的课,我们在大树下坐着聊天便有一群六年的小女孩跑来围着我们几个问我们教不教她们课 都教什么?她们好奇极了,当知道我教她们班美术时就一直拉着我的手,告诉我她们都好喜欢画画,还把画画稍微好点的拉到我面前对我说“姐姐,她特别喜欢画画也画的挺好的。”让后就问她们叫什么名字,陈菲菲、陈江慧、陈漾漾……这些孩子是如此的懂事,她们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她们一直渴望着被爱被呵护。在以后的几天里她们每次看见我在很远的地方就跟我打招呼叫我晓君姐姐。看到她们我才真正的感受的农村孩子的求知欲是多么的强烈……
第一天正式授课时二年级的美术课,当我走上讲台时,他们都很兴奋的有点坐不住的感觉问“老师,你要教我们画什么”起初我怕他们年纪小、不会说普通话,我又不懂雷州话会存在沟通问题没想到他们有一多半的还是会说普通话的,而有些我不懂得他们还充当起了语言小翻译,一句一字的翻译给我听,呵呵,很可爱的一群孩子啊!
教课顺利进行着,村民们由起初的不理解、搞不懂我们在做什么,到后来的理解和支持,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我们,这让大家都很感动,特别是小强的爷爷,我们要生火做饭小强的爷爷和一些村民就自发的给我们送柴劈柴,让我们感动的是村民自发的组织凑钱给我们买水,买菜给我们做饭,请我们吃大餐。
慢慢的我们也和这些小朋友建立了一定的感情,时间也已一天天的过去了,转眼就到了快离别的日子了,16号下午最后一节课是告别班会,6年级我都没敢进去,首先是我忘了给他们准备礼物,其次是他们是最懂事的感情也比较深一点,不想看到那种离别的场面~放学的时候同学很多都还留在学校上第二课堂,这时就有几个6年级的女同学眼睛红红的蹲在地上,我去哄她,她就哭着说“老师,可不可以不要走?”当时我心里挺难受的,忍着没有哭,我记得当时慧妍哭的好惨。在我们走的前一天,我收到的三封信,都是6年级的学生送的,当我看到内容时真的有点不想走的感觉,她们真的好懂事。
这次三下乡给我的感触真的很深,不论什么地方都给我太多的感动,我会一直记得这份短暂的回忆。记得那群可爱的孩子,和我一直在这些天相处的所有队员,谢谢你们给了我这次美好的回忆,我会永远的珍惜这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