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的七月,当我背上行囊,踏上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服务之路时,我已充满信心,并且期待着接下来的一切。就算再苦再累,我也坚持到最后。
此次我们下乡的目的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三堡乡纳沙小学,我们坐着车,绕过山顶,穿过山腰。一路走来,口里就一句:“山的那边还是山。”而且这些山是矗立千丈的。
我们经过12个小时的火车,2个小时的汽车终于到达了天峨县城,在这里工作的体科院08级陈琳师姐热情的迎接了我们。她是2012年西部志愿者,来到这里她的带领下,我们顺利到达了目的地。这是我们的榜样,这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到这里,正需要这种精神,需要这种勇气——负责任、热情、助人。陈琳师姐他为了乡村的孩子,为了乡村的未来,为了我们能顺利到达目的地,他忍受着晕车,坚持把我们带到目的地。下车后,她捂着胸口,脸色发青,忍不住要呕吐。当我看到这一幕,我心里阵阵的隐痛。因为我佩服她,同时也心疼她。那时我就在心中默念道:“我要向师姐学习;要勇敢坚强;要乐于助人。”今后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能教能读的百科教师,为留所儿童服务。这样陈琳师姐有我的帮助,我相信会如虎添翼,会变得更加美好。
“山的那边还是山”、“一览众山小”这是我们到这发出的一些感言。说这雄伟壮观却比不上泰山,说这崎岖简陋却称不上山区小沟。来到这里,我们的目的关爱山区留所儿童——同吃、同住、同劳动。随后,我住进了一个家庭,在这我感受到了这里人民的饥寒,感受到了留所儿童的孤独、凄凉。他们内心的恐惧,心理的不良等各方面的残缺都需要有人来抚摸,他们独自一人生活在家,需要自己动手做饭,需要自己打扫清洁,需要自己打理一切等等。他们生活的环境都是很脏,特别是厨房里的,当我第一天入住学生家时,我刚到他家就看到碗中已久的酸菜,已经发霉了都还没倒,我看到这一幕时,我差点吐了,而且我当时就抱着那小孩哭了。虽这一切对我们来说是很辛苦、很艰难,但我没一丝的抱怨,我要想一些办法来引导他,我也可以理解他一直内心的感受,毕竟我也是在乡村里长大的,但我是幸福的,因为我有家人的关心,有父母的疼爱。因此我要把我感受到的温暖传递给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自己一个人,起码还有我这个“陌生的哥哥”。这也是我们“暖流”志愿者“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目的。
留所儿童的心理、思想等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样,他们的人身安全也受到一定的威胁。崎岖、凹凸不平的山路,一边是疏松的泥土,一边是垂直千丈的悬崖峭壁,四面都是阴深深的,好像随时都会被吞噬。我第一次接送小孩的时候,我自己都感到了惊心动魄,洗漱的艰苦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我们志愿者们要越过高山,穿过山腰,走上几个小时的路程把小朋友送回家,为的就是他们的安全。我感受到的并不是这里贫穷、落后,而是缺少一些优良的教育。这些留所儿童都很聪明,很有思维,如果能接受一些更好的教育,将来必成大器,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说道这里我的决心更坚定了,好好学习成为百科教师,用我的智慧,用我的汗水,用我的能力来为留所儿童更好的服务,甚至为更多的人服务。
山区留守儿童的不良心理、人身安全、学习知识需要有人开导、保护、教育,更需要我们的关心、爱护与帮助,这恰好是我们能给予他们的。我们“暖流”志愿者服务队的宗旨:“弘扬互助精神,传递情关爱,收获真挚的友谊。”我也始终坚受着这一点,“暖流”志愿者队队员们让我们携手共明天,为山区的留所儿童需要的人们做一点奉献,让我们一起歌颂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