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有“三下乡”这个活动,记得当时也是湛江师范学院的师兄师姐们来我们学校。当时就在想等我们上大学以后应该也会“三下乡”吧,如今来到了湛江师范学院但是专业是非师范专业的,不要求一定要三下乡,结果的我们班没几个人对三下乡感兴趣。本以为自己也不会参加的谁知道这个暑假就参加了,和同学一起参加的结果她去的前几天说有事不去了。那时的我也有想过放弃,因为没有认识一个人,担心自己会坚持不下去。幸好后来还是去了,不然怎么会认识那么多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同学呢?有那么多的美好回忆呢?
第一天的印象总是很深刻的,来的路上我还不知道要去的目的地,因为要出发的前一天才发现之前我一直搞错了。在车上有位同学说好像是叫“鸡头村”,结果到了才知道是溪头村。我是从农村里出来的对这里的情况大概也有了想象,谁知道还是让人出乎意料。学生用的桌子还是那种木桌子,凳子也是那种长长的重重的板凳条,连我拿都觉得重更何况是那些一年级的小朋友呢?而我们的第一天也就在洗洗桌子,“搭搭床”配合着下了场雨中欢欢乐乐地度过了。
每天的早起,每晚的例会,还有每晚的“喂蚊子”和练队歌都成了我们红色先锋队每天必有活动,哦,还有每天的日记。说真的当听到要每天写日记心理有点害怕的,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是很有意义的,不是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天只要动手记一记就可以将很多平凡的事情记录下来,看着队友们就算三下乡回来后还是那么地熟稔,那么地欢乐……其实我是有点羡慕的,有些人也许会说是你矫情不会自己也参加进入啊?是啊,正是因为自己一向不会主动还瞻前顾后的性格错过了很多朋友,错过了很多欢乐。不过,我还是拥有了许多的美好回忆。第一次与师姐们见面并不是到了溪头小学可也没有很深入地了解,当听到自己选舍友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和师姐们在一起,我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也许有一句话很能解释这种情况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许是自己一向以来都喜欢被照顾的感觉吧!许多许多的也许让我和师姐们变得熟悉。就像师姐说的“师妹,怎么我感觉我们好像不像是刚认识的而是认识了很久呢?”。总之我觉得应该是我们五个人很有缘吧!有了师姐们的照顾和帮忙让我的三下乡能够顺利地继续下去,有时会请教她们教课经验,有时我们会偷偷“开小灶”,有时我们会围着电脑看电影在那笑得大声得吓人或是被感动哭得噼里啪啦……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会环境影响的,每个人也都是渴望被关注被表扬的,更何况那些天真的孩子呢?无论是调皮的、叛逆的还是差学生,他们渴望被关注只能用他们自认好的方式来进行着。看着他们每个孩子都帮我们搬桌子凳子,看着他们在我们坐上车慢慢离去他们仍望着甚至有些还在远处跟这跑的孩子,我被感动了。之前看着队友们说着有多不舍,我没有太大的感触,这让我觉得自己太薄情了。而当到了离开这一刻时心里突然地有了不舍,才知道自己还是不薄情的。
虽然离开了但却好像留下了“后遗症”,醒来的时间还是跟在那的时间一样早,还是会时不时地想起那些日子里的事情和伙伴们。我想那些日子里无论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记忆将会占据我很大的脑空间的。有大家的欢笑声,有大锅被铲的刮声,有虫的叫声,当然了还有那被布满宿舍的黑色虫子引起的尖叫声……
然而也是短短的十天让我知道了原来四句话也是可以上一节课的,小小的个子却有不凡的能力,能够完全掌控课堂让那些小孩听话的不得了。看着平时调皮的不行的小孩乖乖地跟着读,跟着唱甚至还要主动要自己来,那时心里满是震惊和佩服。参加这次三下乡让我确确实实地体会到了作为一位老师的不容易,作为一位好老师更是不容易。每个班级不可能都是好学生,这就意味着管理好一个班级是多么困难。溪头村不是很富有这也导致家里的大人都出去打工赚钱只有老人和小孩一起住,隔了两代让他们没有很多的沟通,老人的教育方式也跟不上来。自然而然地让那些小孩想法有点难以琢磨啊!
经济的落后导致教育的落后,而如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真理”被发展得如火如荼,导致了一些偏远的小地方“享受”着他们种下的“果实”。小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但没有太阳只有绿叶怎么让他们进行光合作用进而长出花苞呢?三下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当今社会,更好的适应以后的社会,为出社会做了一条道路。只有真正的投入其中去,才能够领略到当中的道理。这次的三下乡让我更明白了现在社会的发展形式,让我看到了社会的残酷,但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人间美好的一面。无论是灿烂如花的笑脸还是满是褶皱的笑脸,都是这现实社会中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