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3毕业季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毕业季]孙健苗:我的大学生涯

发布日期:2021-02-18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孙健苗,女,09英教3班学生,湛师首届卓越教师实验班学员,成绩优秀,通过了专八考试,曾获校一、二等奖学金;曾任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班长和商学院助班等干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亚马逊杯”英语辩论赛等并多次获奖。因表现突出,于2013年5月签约东莞东华小学。

  人生中有许多个四年,但我想大学四年会是人的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四年,因为她是那么的纯粹简单,充满着最美丽年华的激情与奋斗,包含着最肆无忌惮的笑声和最真挚的泪水。

  本想着让我的大学四年记忆就留在我的脑海里,不用纸笔把它记录下来以保持它最初的样子,但在前天陈理才老师(外语院辅导员)让我试着把我的大学经历写下来时,便开始有很多令我难以忘记的情节频繁地在我的脑海里出现,让我很想把它们记录下来,想着在许多年以后,再次看看这篇文章时,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我的大学四年,不显赫,不张扬,很平凡,但是绝对不会平庸。我也和许多人一样迷茫自卑过,走过一些弯路,但也有幸遇到了知心的朋友和老师,跨过了那些曾以为过不去的坎。我的大学四年成长历程,有苦有甜。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我愿与您分享这其中的点点滴滴。

  大学伊始:谢谢您发现了躲在角落里的我

  我的大学记忆,准确地说,应该是在那个晚上开始的。就在那个晚上,我不接任何人的电话,不回复任何人的信息,就偷偷地躲在了宿舍楼的一个角落里,当时心里充满的是恐惧,是对大学生活学习的恐惧,对孤单的恐惧,在那个晚上我选择了逃避,以为躲起来恐惧就会消失不见。在当天晚上我的手机里有47个未接电话,20多条未读信息,我一边看着手机屏幕一边哭。令身边很多人都为我担心,心里很自责而不敢回宿舍。直到差不多凌晨一点的时候,陈老师找到了我。当时心里很害怕,很害怕会挨骂,但是老师却是很耐心地开导我,劝我会宿舍休息,别想太多。回到宿舍,发现已经因为找我累得趴在桌上的舒婷看到我后哭了,像小孩子一样哭得很大声,在那一刻,我就觉得我们会是一辈子的好朋友,而事实上大学四年她也真的是那一个最了解我的人。

  在这件事后,陈老师和蒋老师都和我谈过话,给予了我很多指导,让我逐渐地看到了未来的方向,不再每天迷迷糊糊地过日子。他们都建议我多参加比赛,争取当学生干部,学好专业知识为考研做准备。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也确实是按照这个思路每天都努力完成每一个小小的目标。在学习上我变得更主动更积极,几乎每天都会抱着书去图书馆或是教室自习,而且每次自习完后会宿舍都会有一种淡淡地满足感,觉得自己的一天过得很充实很完整,也是在这一年我的综测排在全年级的1%。另外,我也很积极地报名参加各种比赛和翻译志愿者面试,现在想想当时的我真是勇气可嘉,因为虽然比赛的结果不是最好的那一个,但我至少跨出了那一步去尝试了。

  学生干部经历:每件事情只要认真做了,就会有所收获

  大学四年,我曾担任过学习委员,班长,学生会干部和助班。有一些同学会认为担任学生干部会浪费很多学习的时间,得不偿失。一开始的时候,我也曾有过这样的顾虑。在连续几个通宵熬夜写活动方案之后,我确实是有想过放弃,我不断地想我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是什么。但是,在与老师和师姐谈过这些困惑后,我试着以另一种心态面对我的工作,我发现每一件事情都总会有它存在的价值,关键在与你有没有去认真对待。我发现每当我认真地写一份活动方案或是认真地策划一次班级活动后,并不会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用这些时间增长了自己的经验,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添加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说起干部经历,我还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在商学院担任助班的经历,这可以说是我在大学里自认为是最与众不同和最有挑战性的工作。我和舒婷刚被通知要去商学院当助班的时候,都担心不同学院的新生会不愿意接纳我们,所以在新生开学的那段期间,我们付出了很多时间去一个一个地了解新生,希望可以走进他们心里,获得他们的信任。在与商学院的辅导员及其他助班一起工作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不同学院的特色,学会主动与其他人交流和合作。在一年的助班工作中,我收获了友谊和11国贸的师弟师妹们带给我的感动,让我在很多时候想起这个经历都会觉得非常温暖和贴心。

  卓越教师:恒心,信心以及一颗富有童真的心。

  在卓越班上课的两年里,我收获的第一样东西便是对教师这份职业更深入的理解和热爱。以前我只是单纯地向往教师这个职业,还不清楚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哪些品质和对教师生涯的规划。在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学校就为我们请来了湛师附中的优秀名师和教科院的教授来我们开讲座,从这些老师身上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对教师这份职业的追求和一步一步努力的过程,并深深地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感染。在讲座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老师应保持“三心”-- 恒心,信心以及一颗富有童真的心。

  第二个收获应该是新的学习方法和教育的理念。在这门课上,老师是让我们在课上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名著中的某些篇章,然后组员之间讨论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话语并列举例子支撑你们的观点。可以说,我是第一次那么认真地研究和理解一篇教育名著,因为每个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学科都有不同的见解,所以可以给自己带来许多启示,不仅仅局限在英语这一学科里。

  在品读名著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一些教育名家的教育理念。例如,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之前我也只是知道有这么一句话,但没有去深入了解过,但在卓越班的课程里,老师给我们举了很多实例,让我们觉得原来学习这些教育名家的思想对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深入的了解后这些理念会渗入到你的教学设计里。在东华小学实习的时候,我曾听过孫育人主任的一堂课,这节课的主题是clothes。按照一般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在ppt里展示出一些不同种类衣服的图片,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衣服,回答了之后再教新单词。但是孙主任的这一堂课却不是这样的,她在这一节课上没有使用图片或是视频等多媒体,而是通过她身上穿的衣服和学生穿的衣服鞋子,进行不断的提问,提问的内容不只是“what do you wear today?”等千篇一律的问题,而是通过提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it is hot today。 What should I wear? Can I wear the short shorts?”“how much is the dress?”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不断地接触这些新单词,而这些问题又与他们平日的生活场景十分相似,所以他们都会有话可说,也敢大胆地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一堂精彩的课,或许真的不需要有多先进的教学设备,多么丰富的多媒体材料,我们可以取材于生活,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里接受新知识。

  第三个收获是卓越班给予了我们开阔视野和实习的机会。在两年的学习里,老师为我们安排了一名校外的导师(中学里的优秀教师),我们可以到他的班上听课,参与他们科组的教研活动,有时候也会有上课的机会。另外,我们也组织过一次到珠三角地区听课见习的活动,每天听课后都会与指导老师或者该校的老师交流,觉得受到的启发还是很大的,有时候要走出去看看,才发现自己应该努力的地方仍有很多。

  在卓越班的两年学习中,学习到的东西有很多,但是这也会占据一定的时间,最忙的时候,我们差不多每一个星期要完成一篇课程心得体会,有时候遇到大三专业学习的任务很多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应付不过来。对有想考研的同学,还是需要慎重考虑是否要参加。不过,如果你的时间管理能力很强,那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大三考研路:天空不曾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努力飞过

  转眼间来到大三,很自然地我选择了考研。但是这条考研路并不如想象中好走,可以说这条路是悲喜交加的。尽管它的终点不是我想要去的目的地,但是我收获了比这个结果更为珍贵的东西,那就是知识和一种禁得起诱惑去潜心学习的心境。关于考研,在这里我想分为两部分去总结。

  初试:

  我的考研报考院校是暨南大学,专业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决定报考学校的时间约为去年的5月底,可以说是比较迟的。而之所以迟迟不能决定的原因是我大三的时候做的事情比较多,当时我既是助班也是校卓越班的成员,后来还当了我们班的班长,觉得自己学习的时间不够,还想过放弃考研。不过,幸好我每次纠结想不通的时候总会想到要和陈老师聊一下,在电话里,陈老师问我有没有看到学工办宣传栏上面的几个字,我说看到,那几个字是“与智慧同行”。简单的五个字,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我的时间是很少,但是我必须想办法让我的时间用到恰当的地方。我开始注重效率和方法,每一天都有学习任务,工作的事情绝不在学习的时间去完成。由于我的考试科目有政治,二外(法语),基础英语和语言文学综合,二外和基础英语是除了自习时间可以学习外还有学院给我们每周安排的法语课和高英课,所以我适量地减少了这两科的学习时间,把它分给了基础稍薄弱的语言学和文学,政治的复习则是根据培训班里的安排,听课外加每天大概两小时的做题时间。二外的复习我主要是以课本为主,背诵课文和重点句型,再加上真题的练习。基础英语则是以专业八级的复习资料为主,每天做5篇阅读,一篇完型填空(专八的考试没有这道题目,但是暨大的基础英语考试里出现)和一篇翻译。在语言学的复习上,我尝试过多种方法,我尝试过边看书边在本子上做笔记,也尝试过边看中文版边看英文版,但是效果都不大,到最后我还是采用了直接理解背诵的方法,这样的方法虽然有点费时,但是对于我来说,效果还是挺好的,因为背过的东西肯定比看过几遍的更加印象深刻。在正式复习的8个月里,差不过每天晚上都是十一点才回宿舍,暑假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