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新闻文化网改版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黎晖珲:编辑部里挥不去的记忆

发布日期:2021-02-19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黎晖珲,在校期间任编辑部电脑编辑,现就职于东莞市光明中学

  时间过得很快,真的很快,快到我来不及去怀念,已经十二年了。弹指芳华,十二年前的那个春天,却又那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了。

  那一年,大二。多么美妙的年龄。上了大学后,有一门课,是计算机基础。当时,摸着键盘不知所措,在几经艰辛后,终于学会了五笔打字。对那时的我来说,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一项技能啊!正是这一技能,让我与院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春雨濛濛的那一天,我经过新区饭堂的大门,那里设了好几个社团的牌子,其中一个“电脑编辑,要求五笔打字,速度80字/分钟以上”的启事吸引了我的目光。会五笔,又要快,这不正符合我现在的状态吗?经过苦练,我的五笔从原来一字不会到打字速度全班无人能比,何不去试试?从入大学后我就不曾参加过任何社团,这张告示却无比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心动不如行动。毅然地填了一张单子,经过实操考试,面试,我,跨进了院报的大门,成为了一名电脑编辑。

  从那时起,院报的生涯贯穿了我剩下的大学年华。每到周末,准时到编辑部值班;在李老师、黎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着写稿子;与敏辉师兄、文娟、桢桢、奇荣、海平、志聪一起度过了一个个的周末,在大家周末去运动、逛街时,我们在一起打稿、编辑、修改、排版,忙得不亦乐乎,忙得可以不吃不喝,忙得可以连夜工作,亦可以为了一点点微小的意见各抒己见,亦可以为了排版的一点点误差一次次的重排。那时候的热情,那时候的认真,是多么的值得人一再回味,如同醇香的红酒,品了一次又一次,回味无穷。在每一个周一,领回那飘着淡淡墨香的《周讯》,再亲手把它送到每一个信箱,那一份心满意足是多么的满怀。至今,我再也找寻不到那种工作后的满足感了。是啊,那时的工作,不讲回报,只是满心的付出,收获的是满足。

  自从毕业参加工作以后,经历过了不同角色的演练,在社会的磨砺中不断地蜕变,我总还能保持着一份乐观积极的心态在生活,在工作,这不得不归功于在院报三年的生活。

  曾记得,为了备战第六届省大运会,我们和运动员一起生活采访,在新闻中心写稿排版,彻夜不眠……

  曾记得,为了编辑《新闻概览》,我们整个暑假都奋斗在编辑部,翻阅了好多年的厚厚的报纸……

  曾记得,在森林公园、银滩海边,留下了我们师生共度的美好时光……

  曾记得,龙儿病了也要去排版,过后背她去医院打通宵吊瓶,至今仍记得她趴在我背上的重量……

  曾记得,和桢桢一起采访援藏师兄的点滴故事……

  一桩桩,一件件,湛江师院报里记载了湛师的大小事情,亦记录了我大学的点点时光。回想过去,在湛师的每滴时光时,总有院报的身影。但毕业工作后,却不曾再踏入母校探寻院报的气息,仿佛过去的都已埋藏在时光里了。真的忘记了吗?殊不知,这心底的情愫却愈埋愈淳厚。

  弹指芳华刹那间,院报,你可还记得我?我想念你,但我却只能牢牢地把你藏在心底,你已成为了我此生最厚重的记忆,将追随我老去。希望在如水流年中,我亦能在老去的年华中继续回味着那时的青葱岁月,感动着那时的人、那时的事、那时的情……

  写于2013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