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考研园地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访人文学院准研究生肖美佳同学

发布日期:2012-06-02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这是一个来自大草原的女孩,她活泼开朗,谦虚爱笑。正是这个来自内蒙古的女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学专业。当笔者准备采访她时,她谦虚的说:“其实我也不是很优秀啦,好多人都比我厉害!”

她是肖美佳,来自人文学院08中本2班。因为对梦想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她在一年的备考时间里克服了来自学习和生活中的各方面压力,用从容淡定的心态面对每一天,最终为自己的考研之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知难而进  敢想敢拼

考研是肖美佳生命轨迹中一段无法抹去的铿锵岁月。对她来说,考研的原因非常简单,希望通过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让自己的头脑更加充实,为自己以后找工作增加砝码,让自己收获另外一种经历,丰富自己的人生。

“兴趣是我们成功的动力”,确立考研目标之初,肖美佳首先选择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因为她清楚考研是一个枯燥而漫长的过程,如果没有兴趣的支撑,刚开始的热情很难坚持到最后。肖美佳说,“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为之努力奋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因为对专业的热爱,让她在困难重重的时候迸发出潜力,让她选择了尽善尽美、永不言弃。

一路走来,她学会了坚强与坚持,她也学会了不卑不亢,巧于耕耘。回想整个考研过程,肖美佳体会最深的就是:下定决心要做的事就要坚持到底;考研就是一场心理战,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最后热爱自己的选择,不后悔。她坚信,挫折就意味着转角的成功,任何事,只要用心对待,努力去做,坚持到底,就会有所收

注重方法  提高效率

肖美佳谈到,自己的复习时间并不多,但她最后的考研分数还是比较理想的,其中与自己的积极心态和方法有很大关系。当自己的复习进度与他人差了很多时,她总是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说:“没事,没什么!别想不开心的事!”在肖美佳看来,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所以她不与别人比较,而是努力克服自身的惰性,保证每天在学习上都有进步。她随性、不刻意的复习心态,也使得她在复习时少了很多急躁,每天复习时能完全静下心来。肖美佳说,她每天学习的效率比较高、特别投入,浮躁的时候她会给父母和朋友打电话,来舒缓压力,调节好心情。

考研复习,对肖美佳来说几乎每一门都是难关,专业知识抽象难懂,英语基础又不太好,但考研时她的一门专业课取得了126分的好成绩,英语、政治也发挥出色。在考研过程中,她首先在心理上克服障碍,书特别厚,但是静下心来看几遍,把困难细化,一点一点学,看进去就不难了。谈及学习的方法,她也向我们谈出了自己的心得,首先要夯实基础,再系统化地把知识联系起来;其次,抓住重点很有必要,不要照搬课本,要有自己的见解。的确,成功是一个过程,奋斗了,付出了,该来的迟早会来,给人出乎意料却又是情理之中的惊喜。

考研路上  师友相伴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肖美佳谈得最多的是感恩。考研成功,她最要感谢的人是她的导师熊家良院长。在备考阶段,熊院长经常了解她的学习情况,鼓励她坚定自己的目标,不要放弃。复试前,肖美佳并不知道要考古代文学方面的知识,“之前的复试是完全不会涉及的,我也并没有得到通知,我是在火车上和候车室里看完了厚厚的四本书”,肖美佳激动的告诉笔者。一个人坐在开往呼和浩特的火车上,焦躁不安的情绪,使她无法安下心来准备复试的内容。这时,熊院长的一通电话让肖美佳十分感动。回想起那一幕,肖美佳依然记忆犹新:“电话中熊老师一直在鼓励我,他说相信我是最棒的,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话,但我知道老师是相信我的,我当时就暗自下决心,我一定要成功,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漫长的考研之路,她的研友和同学们从容自信的心态对她影响也很大,使她更加平和、镇静。采访最后,肖美佳说:“要用感恩的心,去充实每一天!是他们对我的帮助,让我一路走来,力量无限,信心百倍……”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考研不是大学生唯一的出路,但对于肖美佳来说,这意味着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平台。笔者祝福敢想敢拼,执着追梦的肖美佳,在未来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中,创造出更优异的成绩,拥有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