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访商学院党员高树林教授(“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专题)

发布日期:2010-05-16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人类灵魂工程师

 

—— 访商学院党员高树林教授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就像一场“好雨”总能挑起“润物”的重任。共产党员是一个光荣的称号,但它更应该是一面旗帜,她是我们斗志源泉,选择了党就是选择了无私奉献,一位优秀的党员更是衍射出党的光辉万丈。高树林教授就是这样的一位“细无声”党员,他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奉献自己,踏踏实实,服务社会。

高树林教授与学生合影

“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一时一刻不敢离位,下班不休还要开会。”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勤”;到底是什么使他那么有吸引力呢?只有两个字——“责任”。他——

 

心如太阳花 青春不息

 

高教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捧着一颗炙热的心,充满激情,青春不息。一直以来他将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了他所热爱的教书育人工作中,为确保教学时间,尽管几年来他动过两次较大的手术,也没有耽误过一节课。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实践活动。他在教海里纵横驰骋,敬业若迷。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高教授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互动式的合作教学,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谈话式”的教学方法取代了“一言堂”、“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式,结合新时代新环境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因材施教,课堂上,经常阐释古代先哲的话语以激励学生,学生自己在动口、动手、探究中掌握知识,使学生逐步培养学习的自主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充满笑声。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不会从事教学研究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 “一桶水还不够,要有水源”。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三尺”讲台,满足于课堂教学的“新”和“活”,还应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要勤于探索,笔耕不辍。高教授热情地投入到教学改革和研究之中。近几年,他在教学上有挑重担,共接任了《管理学》等十六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达到800学时以上。他还为商学院成功地申报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物流管理的本科专业,并首次开办了《区域经济》、《现代公司运作》等多门现代前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