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师新闻网6月11日讯 6月9日上午,我校与湛江市政府在市府会议室举行共同推进校地合作座谈会,阮日生市长、赵平副市长和我校党委梁英书记、罗海鸥院长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梁英书记首先代表学校向市政府通报了学校校地合作的情况。根据《中共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与在湛省属高校合作的若干意见》(湛发[2009]13号)(以下简称13号文)精神,我校以组建合作机构为平台、以项目研发为主导、以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结合为核心,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磋商合作,已在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取得了有效进展。当前,我校校地合作围绕“三个着力点”来展开:一是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密切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联系;三是弘扬雷阳文化,彰显湛师人才培养个性特质和办学特色。
随后,罗海鸥院长围绕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的大学功能,介绍了我校组织人员到国内高校考察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在校内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来校指导,探讨推动我校人才培养上质量、学科建设上水平、服务地方上台阶等论题。并指出我校正考虑联合国内知名高校和地方有关部门,共同创建我校新的学科平台,推进人才培养和科研,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湛江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促进粤西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赵平副市长也表示,湛江师院主动与市政府对接,用具体行动来贯彻市委市政府13号文精神,是我市校地合作的表率。通过校地合作,政府获得智力资源,高校也获得实践平台。目前,湛江市正筹划建设湛江市职教园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特别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希望湛江师院在职教师资、农村中小学顶岗实习和打造教育强区等方面能提供大力支持。
经过与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讨论发言后,阮日生市长总结说,今天召开小型的座谈会,听取湛师贯彻市委市政府13号文的工作情况报告,了解了湛师新时期的工作构想。梁书记和罗院长的讲话体现了湛师新班子、新气象、新干劲和新成效。湛江是我省省属高校第二多的城市,怎样把高校打造好,体现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办学功能,为全方位引领地方经济和社会,提供高端的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和保障。市委市政府出台了13号文,湛师在贯彻落实上,行动迅速、方法得当、效果显著。特别是近期要与湛江市教育、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签署合作协议,更是落实文件精神的具体行动。作为百年老校,湛师通过承办2003年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与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很好的合作,湛师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随着湛江钢铁基地、中科炼化等重大项目的相继落户,湛江将带迎来经济的迅猛发展,湛江将成为粤西城镇群中心。对此,高校要当好科学引领发展的排头兵,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阮市长赞同我校与地方相关部门提出的合作方案,并就如何抓好实施工作,提出五点意见:
一是湛师准备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引入新机制,培养和壮大人才队伍,打造湛师的品牌,这个构想很好,人才是高校的基础和实力的体现,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二是加大对校地合作的力度,全力打造好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和输送人才的大平台。随着各大项目相继落户湛江,未来产业需要大量人才,湛师可探索与钢铁、石化、食品加工等大型企业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
三是湛江市对职教园区的建设很重视,规划四千亩土地作为高校的研发和职业训练基地。希望湛师捷足先登,进入园区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训基地的建设。
四是在目前筹划与教育、科技、文化三个领域的签约的基础上,可挑选两个大企业洽谈校企合作,甚至与驻湛部队洽谈校军合作,时机成熟后一并考虑举行合作签约仪式。
五是市政府将全力支持湛师的发展,希望湛师和地方多联系。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解决高校在地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相信通过湛师新班子的努力和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湛师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供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