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理论学习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理论学习 >> 正文

最新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2-04-30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通讯员岳春柳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4月28日下午,在榕楼207室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由院长何增光教授主持,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参加。

院长何增光作了领学,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会上,在座老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展开热议。

林兴副教授结合雷州青年运河研究成果,表示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思政课改革创新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躬身力行,久久为功,“讲深、讲透、讲活”红色故事,用心打造大学生爱听、乐听的思政“金课”。

王洪东副教授讲到,我们要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讲好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术”、有“学”,更要有“道”,实现“术”“学”“道”的辩证统一,才能成为学生的“经师”和“人师”。

贺永田副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的行程和讲话凸显思政课的重要性。我们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立足当下,务实奋进,争做有情怀、会讲课、有学问的思政课教师,做好“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引路人”与“筑梦者”。

副院长夏松涛教授表示,继“3•18”重要讲话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从顶层设计、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思政课改革创新作出了重要指示,思政课教师要抓住机遇,努力打造有鲜明特色的思政金课,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到教学科研中去,争取产出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何增光总结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高校思政课工作提供了新的“航标”。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教学科研中,要从教学内容、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发挥思政课在学校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以“四答四问”为重点,立足优势和特色,推动学科建设。同时,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学校事业发展工作,用好战疫鲜活教材上好“大思政课”,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大先生。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