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报道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宣传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岭师新闻网推出“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系列报道,全面总结梳理近五年来学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深化治理体系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成果,深入总结学校在党建思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合作交流等方面的经验成效,凝聚广大师生员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意志力量,奋力推进立德树人办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广东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做出新的岭师贡献,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吴金凤在课堂上授课
“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不仅要以教书为本职工作,更要指引学生人生方向。师德在引领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为师者的道德情操,更包含着教师的理想信念、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等。
吴金凤老师是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工系的一名专业教师,她在过去的13年里,坚持将 “助人自助”“以生命影响生命”的社工专业理念融进执教生涯,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社工人才,为基层社会工作默默奉献青春,实现“解惑-授道-育才-回馈”的人生价值。从教13年,她始终不忘“教书育人”之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之使命,勤勉敬业,乐于奉献。作为湛江市赤坎区妇女联合会执委、湛江市妇联及湛江市教育局联合聘任的社区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她热情服务妇女儿童,传播妇女儿童工作理念,创新妇女儿童服务方法,积极参与妇女儿童发展事业。
一腔赤诚系教育,三尺讲台育桃李
吴金凤老师在教学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备课时她想着学生如何更好接受专业知识;授课中她善于将理论知识通俗化,专业知识实务化;课后她将课程的内容转化成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悟,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她表示课堂不是老师的独角戏,课堂要注重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为价值认同和实务技能。她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展示风采的舞台和绽放精彩的空间。“对于低年级学生,要注重教学的实践应用。”吴金凤老师在上理论课时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带领学生一起收集实务案例,于案例中分析与理解专业知识。她通过深入了解学生,准确抓住学生喜欢听什么、需要什么,将专业知识与自身实务经验结合,生动讲解课堂知识,并适时抛出发人深省的实务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不断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时代使命感。此外,她还注重引导高年级学生立志深造,建构专业知识谱系助力考研学生。
吴金凤老师坚持言传身教。她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热情洋溢的育人风格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社会工作专业的新生往往都是被调剂录取的,刚入学时不少学生对专业认同度低,容易出现情绪困扰,影响学生生活。针对这种情况,她坚持深入学生,对待学生亦师亦友,谆谆教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热爱专业、投身专业。她就是这样将自己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热爱传递给一届又一届学生,并将一届又一届学生输送到社会工作一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任教13年,吴金凤老师桃李遍基层,有的学生在一线助力乡村振兴、有的在社区工作、有的成为了优秀企业家,他们都怀揣着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始终一贯关注着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肩负起“助人自助”“以生命影响生命”的社会担当。
教学科研两手抓,难路新路一齐闯
吴金凤老师自觉将教学科研工作与国家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永葆生命感知力,浇铸师魂育新人”的信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吴金凤老师善于从第一课堂学习内容中凝练出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课外科研项目,带领学生走进火热的社会生产生活现场,开展实践服务、调研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学术探究。她指导学生开展的“平安家庭普法小剧场”,深受学生的喜爱和社区群众的欢迎;所主持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改革项目获得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主持并完成广东省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项;2022年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论文比赛三等奖2项、省级攀登计划立项1项、校级大创项目立项1项、校级互联网+大赛银奖1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1篇。吴金凤老师在2019-2021年先后发表论文4篇,其中一篇为CSSCI,主持2项校级横向课题,出版禁毒社会工作实务书籍1本,获得教研及科研经费 25.15万。
吴金凤老师潜心治学、爱岗敬业,用心、用情关爱学生,坚持以专业理念教育学生,注重传授专业价值、知识和技能,加深专业价值和学生观念的融合与内化。她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工作,兼任课程教学与科研秘书,尽职尽责为学院发展积极奉献。近三年来,她面临过不少生活上的难题和工作上的新挑战,如生育二胎、照顾家庭、攻读博士学位、网络教学新挑战等等,她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勇于担当,敢拼敢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砥砺践行社工情,扎根基层真担当
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必须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城乡基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面对基层社会工作和社工人才培养,吴金凤坚守着初心,砥砺前行。对于服务对象而言,她是亲切的“邻居”。她将社工专业知识与社区服务相融合,为社区的建设申请政府部门的资金补助,同街道办合作、走访社区,整合社区资源,让社区居民看到社区的文化价值,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和学生在一起时,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解决社区中的服务、生活、安全等问题,培育他们对社区的亲切感、归属感。
多年来,吴金凤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社工服务工作,同社区妇联等机构合作提升学生实务能力,启发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报国之志,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她注重挖掘学生潜力,为学生、为社区做出自己的努力,身体力行弘扬社工“助人自助”的专业精神,生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在湛江市缺社工人才的情况下,她带着学生下乡给单亲妈妈做心理疏导、到企业给员工提供培训、陪伴乡村留守儿童。当湛江市社工机构和人数规模增大后,她退居二线当社工督导,将发展的平台让给年轻人,为社工机构和专职社工提供指导。吴金凤老师甘为人梯,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培养了一批扎根在基层一线的优秀人才,她是学生心目中的“大先生”。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吴金凤与毕业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