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 正文

最新新闻

牢记使命 感恩奋进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退休教师朱城:树师者风范 展学者风采

发布日期:2022-10-14     来源: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     编辑:陈林颖      审核:欧海清     签发:郭莉敏     点击:
摄影 审核 欧海清
签发 郭莉敏

编者按:为深入报道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宣传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岭师新闻网推出“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系列报道,全面总结梳理近五年来学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深化治理体系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成果,深入总结学校在党建思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合作交流等方面的经验成效,凝聚广大师生员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意志力量,奋力推进立德树人办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广东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做出新的岭师贡献,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F9107

《汉语大词典》分册主编聘书

退休教师朱城教授,历任湛江(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人文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人文社科中心主任等职;先后荣获“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曾任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字学课程群教学团队负责人。朱城长期从事古代汉语的教学研究及教学管理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我的经历比较特殊,我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考生。”短短的一句话里,饱含着朱城无尽的感慨。

1977年,高考恢复。那一年,竞争是何等激烈!为了实现儿时的大学梦,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他克服困难,毅然报名,应对挑战。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刻苦拼搏,凭着初中毕业学历,他终于成功获取了通向大学之门的金钥匙。

朱城坦言:“在大学中,我的老师敬业、负责的工作态度,关心、爱护学生的情怀,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也是我毕业后欣然选择大学教师这个职业的一盏引路灯。”就这样,他接过前辈老师的重担,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几十年来,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行政工作,他都始终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任职期间,朱城主持并完成多个省部级乃至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并在《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语文研究》《语言科学》等重要专业刊物上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主编专业教材多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和同事们一起,在人文学院创设了“本科生导师制”教学管理改革制度,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毕业论文撰写等方面的指导效果,该项目获得了广东省第五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外,朱教授还和汉语言文字学的老师们一起,努力推进学科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使“汉语言文字学”成为我校首批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和广东省首批优秀教学团队。获此殊荣,朱教授功不可没,是当之无愧的学术先锋。

朱城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以自身行动诠释学术先锋的内涵。

在学科上,朱城一直都致力于古代汉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说:“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难学的课程,想要学好,一定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学术研究更是如此。回忆起研究工作刚起步时,虽然废寝忘食,但投稿收到的回应却是寥寥无几;在学术研究慢慢步入正轨后,朱教授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方向,他的文章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刊物认可。申报科研课题也是如此。他回忆,其中的一项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申报多次都没获批准,但是他没有气馁放弃,而是不断地完善申报的内容,最终取得成功。对此,朱教授语重心长地概括了那段时光的不易:“失败在所难免,但我们不能因此害怕失败,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才能看到成功的希望。”

朱城虽然退休多年,但依旧壮心不已,奋战在学术前沿。退休后,顺利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任务,获得良好等级。接着,又参与新闻出版署的国家重点出版项目——《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的修订工作,受聘担任第九、十二、十四、二十四分册主编,承担近四百万字的修订、审校任务。作为我国规模最大、最权威的《汉语大词典》,其修订工作要求极高、极严,从字词句到行文格式等等,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有差错。朱城说,常常一页纸的修改,就能花掉他一整天的时间,可见其认真与严格的工作态度一点也不亚于在职之时。

朱城认为,学生在学习方面,除了严格遵守课堂的纪律,认真上课,钻研进取精神也很重要。所以“努力“一直都是朱城对学生强调的两个字,“最令我欣慰、印象深刻的是我的学生黄高飞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第一个考取北京大学研究生的岭师应届学子,为我们学校争了光。”可见,勤奋努力对于一个人来说何其重要。

谈到学生干部工作,朱城一直强调学生干部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具有服务意识,切不可用职权为自己谋私利。朱教授的严格要求不仅让学生学到扎实的专业本领,还能够以小见大,将干部对学生的服务延伸到党为人民的服务,为传承这种伟大的服务精神打下坚实基础。

从教数十载,桃李满天下。如今,他的学生通过他的教导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绽放光彩,并不断朝着投身党的伟大事业前进。

苦练自身本领,稳固专业知识。朱城认为,师范生应苦练三笔字,重视板书设计,切不可简单地以PPT代替板书。

对于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能力,他表示,首先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要注重事情的两面性乃至多面性。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冷静,要有定力,要坚信只有不怕困难,勇敢前进,才能直挂云帆济沧海,守得云开见月明。

其次,大学生要有远见,多关注顶尖学者的研究,开阔的视野,同时也要多阅读文学作品,对古今中外文学著作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提高自己的阅读素养。阅读的过程中,要深究作品背后的意蕴,形成自己的思维见解。

除此之外,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理智对待人生当中的迷茫;关于未来,无论心向何方,都要坚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充实自己为社会服务的知识体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最后,朱城希望当代大学生能突破纸上空谈的局限,将理论落到实践之中。

从授业解惑到行政管理,从三尺讲台到科研桌案,朱城授以平凡铸就辉煌,以纸笔书写人生,他将青春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也将希望寄托在了青年一代身上,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朱城教授(右一)与方平权教授一起出席中国语言学会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