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 正文

最新新闻

牢记使命 感恩奋进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退休教师程可拉:柳絮因风起,葵花向日倾

发布日期:2022-10-14     来源: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     编辑:陈林颖      审核:欧海清      签发:郭莉敏     点击:
摄影 审核 欧海清
签发 郭莉敏

编者按:为深入报道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宣传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岭师新闻网推出“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系列报道,全面总结梳理近五年来学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深化治理体系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成果,深入总结学校在党建思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合作交流等方面的经验成效,凝聚广大师生员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意志力量,奋力推进立德树人办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广东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做出新的岭师贡献,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退休教师程可拉陪同美国过程教育专家科布教授讲学

从默默无闻的修车工人到著名教育工作者,他清楚自己的定位:教育育人,以人育人——这条路一走就是四十余年。从外语跨专业至教育学,他只为了找寻一个答案——中国教育到底路在何方。从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到学富五车的退休老学者,他仍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发光发热,描绘着无限葱郁美景。

1958年夏天,程可拉教授出生在广东电白的一个书香之家。他从小徜徉在书香怀抱里,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早在鲜红的国旗下、儿时朗朗的读书声里,埋下了一颗扎向中国教育事业的种子。回忆起他的家庭,程教授说:“爷爷是一个私塾老师,在农村教了一辈子书,父亲曾经也是老师,所以我对老师这份事业情有独钟!”

1975年,程教授高中毕业,17岁的他为谋生活去当一名汽车修理工,但桶里刺鼻发亮的汽油、黝黑的双手与周围同龄人的麻木令他失望。夜深人静,他在床上翻来覆去,认准了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我要当一名老师,我要为国,我要像祖辈一样教书育人!十几岁的小伙子血气方刚容易有勇无谋,但正值少年的他却早就在祖辈的言传身教中清晰地认识到:老师不是为自己,他是为了给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人的——“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这才是他想要的!怀揣着这一份为国热血,他为第一次“跨业”按下启动键。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1978年,程教授如愿考入雷州师专(今岭师)英语专业并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到华中科技大学进修、上海交大攻读外语硕士,最终如愿成为一名外语教授,但随着阅历的不断开拓与责任的肩负,他对中国的教育愈发困惑。在大学任教过程中,他发现:大多数老师与学生无法区分知识与信息——“我们很多大学生拿本教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定义,背概念,得到的是知识吗? 共产党后备军需要的是出色的学生,但出色的学生需要建构知识而不是记忆信息!”如今无论是外语学科还是其他学科都不一而同出现这种教育怪相,程教授深谙中国的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他为祖国的未来担忧,只因“为了探究与改变这种现象”这一念,在华东师大读博期间毅然“跨专业”扑向研究教育的方向上。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研究教育的青年程可拉有一个现今时值耳顺之年的他看来都觉得狂妄无比的想法——改变中国的教育!有同样理想的在读博士胡庆芳应邀而往。事实证明他是好队友,在以后的各大教育研究报刊、核心教育书刊上他们的名字相伴随行。针对“改变中国教育”这个问题,二人展开了几天几夜的冥思苦想,决定从创建我们的教育品牌开始。“我们的品牌取什么名字呢,我叫程可拉,他叫胡庆芳,就想着叫‘拉芳教育’”!说起这段轶事,程教授忍俊不禁。

青袍不为红叶隐,年少至承天一行。二人其实也知道要真正改变中国教育其实并不容易,但“既然一时半会儿实现不了,那就不妨把它成为一辈子的事吧”。程教授把自己当做一株向日葵,一生跟随着东方的太阳。在“拉芳计划”的拟定下,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他们决定未来要出版50本到100本教育书籍。既然是致力于改变中国教育,程教授坚持“做就要做最先进”。说干就干,他们从美国国家研究院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教育委员会、学习科学开发项目委员会主持的一个课题入手,探访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各大名校,不断追踪国际教育的改革前沿,开展任务型教学、教师教练模式、课例研究、教学关键事件等系列研究。做研究的日子太难熬,所幸他从小对研究与出版书籍情有独寄,这些枯燥的日子都一一扛下来了。

少年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2002年,程教授把《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介绍到国内。译著一经出版一鸣惊坛,在中国教育界掀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情境学习、学习共同体、认知学徒制等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他随后又把《人是如何学习的(扩展版)》一书再次呈现给读者,该书成功入选2013年度全国“影响教师的一百本书”,并位列教育理论类书目第一位。到目前,程教授共出版了专(译、编)著8部,主编丛书8套40多部,发表论文80多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3项,获省级成果奖3项……

现在的程教授,湛江的霓虹大厦绊不住他行走的脚步,他驻足在岭南风光里,陶醉在海天一色的港湾,看着来往风华正茂的岭师学子,他时常想起那段峥嵘岁月,现在该是把向日葵的果实掰下播撒的时候了。周游于各高校的讲座,他经常对师范生们说: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你们和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不一样,你们不仅要在所教学科上“深挖洞”,而且要在通识知识上“广积粮”,作为一名现代教师,知识结构既非线性,也非平面,而是一种动态、开放的立体结构:“长”是指所教学科专业特长,“宽”是指眼界知识面宽,“高”是指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素质高,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师范生!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送给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程可拉教授用半生诠释着对中国教育深沉的爱,尘埃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他给中国教育带来了可以永久追随的太阳,不必等候炬火。

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退休教师程可拉与调研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