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报道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宣传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岭师新闻网推出“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系列报道,全面总结梳理近五年来学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深化治理体系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成果,深入总结学校在党建思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合作交流等方面的经验成效,凝聚广大师生员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意志力量,奋力推进立德树人办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广东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做出新的岭师贡献,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退休教师裴树海个人照
“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 1975年9月,裴树海老师从湛江坐火车北上到武汉大学求学,后来又回到湛江在高校教书,眷恋这片蒸蒸日上的热土,退休后仍然有一份热就发一分光。
勤奋求学敢问津
求索上下未停步,钟情长篇有始终。裴树海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期间没回过一次家,勤奋攻读文学名著,尤其爱读长篇小说,他留给同学的印象就是喜欢啃长篇小说大部头。他没有什么青春纪念册,一部10万多字的书稿《问津》就是他青春最难忘的回忆,它记录了裴树海对长篇小说的研读、思考、见地和期盼。
裴树海大学毕业后就携笔从军,在塞外大青山下的沸腾军营里,锤炼成为一名好战士、执勤标兵。他热心部队文艺工作,认真写好平叛战争回忆录《坚强的战士》,参编《战斗在高原》。他长途跋涉,走访边防官兵,组织和指导部队文艺创作,讴歌边防指战员吃苦在边防、守卫在北疆、战之必胜、让祖国人民放心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他还挤出时间,构思并开始写长篇小说。
严师站在新起点
裴树海深深懂得大学教师任重道远,努力做个严师。
他严谨治学,始终从严执教。他专深研究、认真教学、热心育人,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长期研究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学,主持和完成广东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小说文体学》《中国文学史理论纲要》,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试论文学发展过程的历史序列》等19篇,出版学术专著《史诗小说初探》《明清英雄传奇综论》两部,先后参加在广东广州、山东泰安、湖南衡山、河北秦皇岛等地召开的国内学术讨论会,作《爱国英雄谱》《明代文学流派》等发言。担任专业基础课《元明清文学》、选修课《中国小说文体学》等课程,尊重历史、面向时代更新教学内容,授课有激情、有学术含量,方法灵活多样、效果好。
他严格要求学生,思想学业皆好。他先后给学生讲了《破灭不了的理想》《勇敢地走上讲台》《教师的未来》《学习光荣的校史,创造辉煌的未来》等专题,引导学生加强思想修养,做时代的新教师。指导学生学好专业,按专业必读书目研读作笔记,自学时间不少于上课时数,平时作业一人一题独立完成,考试论述题必须以两部文学作品为例进行综论,带领学生到高州中学等县城中学、石岭中学等乡镇中学进行教育实习,要求学生试教不过关不准上讲台,实习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实习学校。
他严于律己,不断进修提高。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提高,先后写出了《努力开设新的选修课》《认真总结评建经验,努力推动师范院校科学发展》等14篇经验文章,深化了认识、增强了能力。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高级进修班研修一年,学习文艺新学科,专深研究长篇小说,撰写出版了两部学术专著,获得同行专家的好评。文学研究所邓绍基先生肯定此著“研究角度颇新,具有独特见解,有相当水平,建议交有关出版社作为专著出版。”
评估督导过来人
裴老师担任学校教学督导室主任6年,认真组织督导员分类听课,专题调研,分析质量和反馈意见。提出10项提高课堂质量建议,在全省教学督导工作研讨会上作《构建科学的规范的分类的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主题发言,受到好评。会后有深圳职业技术学校等三所兄弟学校先后共23人来校交流取经。他介绍了我校教学督导工作建设专家化队伍等6项工作、科学督导等5点体会,受到“工作有系统、有高度也有深度,值得学习”的赞许。他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在学校历次教学评估工作中,裴树海担任评估办顾问达16年之久,以评估专家的态度和方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他深刻理解评估方案,为大家准确解读。能从评估指标体系来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状况,意见比较中肯。提出改进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等整改建议,受到重视和采纳。回答教学部专家组来评估办提出的尖锐问题有说服力,得到领导和专家的肯定。整理评估材料,强调贴近校情,数据核准、表述确切,受到评估专家的认可。学校教学合格评估后,他先后向国内30所师范学院290多人次介绍了我校教学评估的思路、做法和成效,得到一致的热烈的好评。裴老师为学校教学评估顺利过,以评促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声誉做作了不懈的努力。
耐住寂寞写长篇
裴树海不管是当兵还是做教师,都没有离开过他所学的文学专业,可以说是为人生而文学,为文学而人生,从青年时代开始,一直到现在的晚年,都耐住寂寞坚持文学创作。
他是贫苦农民的孩子,出生于抗日战争年代,见证了人民的苦难、革命和解放,经历了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日新月异、人生里程的风风雨雨,他将文学作为自己的专业、职业、事业,历时54年(1964-2017),先后创作和出版了长篇小说《大潮年记》《诞辰路》(一、二、三部),共150万字。这些作品重在创新,笔力放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刻画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而贡献力量的中华新儿女,传递人生长途奋斗的正能量,唱响大时代雄壮而深情的正气歌,为创造新体长篇小说作了有益的探索,在校内外获得好评。
今年83岁的裴树海,依然精神饱满,思维清晰,老有所为,仍在奋斗的路上,为学校以至教育事业的发展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是老党员,光荣在党五十多年,曾获校、省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离退休教职工突出贡献个人等奖励,评为校、市优秀共产党员10次,但他并不自满,仍时刻鞭策自己,写完大时代的晚年人生的新长篇,继续忙着那些为人为师为文未做完的事,朝着人生高处不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