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 正文

最新新闻

牢记使命 感恩奋进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杨娟: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发布日期:2022-10-14     来源: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通讯员 易冬迎      摄影:杨娟     编辑:陈林颖      审核:邱飞     签发:郭莉敏     点击:
摄影 杨娟 审核 邱飞
签发 郭莉敏

编者按:为深入报道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宣传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岭师新闻网推出“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系列报道,全面总结梳理近五年来学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深化治理体系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成果,深入总结学校在党建思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合作交流等方面的经验成效,凝聚广大师生员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意志力量,奋力推进立德树人办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广东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做出新的岭师贡献,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杨娟代表学校参与比赛

杨娟,中共党员,现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级食品安全与质量班主任,主授课程《食品工程原理》、《HACCP原理及分析》、《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商贸学》等。她致力于通过学习和实践,来磨砺自己的品格和意志,以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

言传身教 润物无声

谈及从教初心时,她回忆起大学时期,听着院长多次深情地唱“几十年风风雨雨,我们同甘共苦在一起,一起分享春光的爱抚,一起经受风雪的洗礼……”,感到特别鼓舞和感动,耳濡目染“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在创造丰硕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北大荒开拓者更用忠诚与坚韧留下了宝贵的创业精髓,这也成为她自我思想政治建设的原动力,她认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须以高尚的师德和优良的师风为根基,树三观、定立场,方向明确、初心不改。

“与党同行,永葆先进”是她的党员信条,她认为成为一名优秀党员干部,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政治修养和党性修养,遵守工作纪律,强化自我修炼。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动力源泉,是教师前进的内在动力,教师只有深深地热爱自己的职业,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平凡的工作中,她深刻理解到虽然每一位同学的天赋、成长环境和个性特征的不同,但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在“对话”与“共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既可以是知识的接收者,也可以是知识的传播者,这既符合学生的求知心理,也能尊重其个性,因而可以有效地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位置,因材施教,科学教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她积极采用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的授课方式,注重贴合最新社会信息,使教学资源具有时代感,并鼓励大学生们结合专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班级管理中,注重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和个性化需求。

她对学生注重言传身教,薪火相传,心灯不灭。她将教育当做一场“温暖的修行”,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人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受益匪浅。她坚持以爱为底色,做有温度的教育,坚持以自己的风范、品行、学识去感染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促进每一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时代要求、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匠心筑梦 师者育魂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就是我的责任与使命”,杨娟就是秉承这颗初心,勤恳兢业,爱生如子。大学生缺乏职业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会造成就业短板,团队和合作是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中彼此磨合融合、建立信任的开始,通过专业交叉融合和相互协调合作,可以形成特色十足的创意和团队竞争力,她所带领的班级也获岭南师范学院“卓越班集体”的称号。

她通过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鼓励和锻炼同学们打破被动学习模式,基于理论知识和商业逻辑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内在学习动机、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她指导大学生参加广东省委员会“攀登计划”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2项;指导大学生参加2016“创青春 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国家银奖、省赛金奖;指导大学生参加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两次获得广东省银奖;指导大学生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获得广东省金奖;获得了2017年岭南师范学院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三等奖;2017年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二等奖。她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己任,站稳讲台、站好讲台,重视引导同学们重品行、做表率,涉猎广博,将专业知识与国家命运、个人发展结合,呼吁同学们打开格局、全面锻炼自我,以适应日趋专业化、智能化、复杂化的工作和发展需要。

杨娟具有端正的科研态度,明确自己所从事的科研方向与学科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科研工作可以让人从客观事实中去发现客观规律,利于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教育和科研工作可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她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及现今岗位的科研特色确定自己的科研方向,使自己的科学研究方向与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紧密联系起来。她用心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以科研反哺教学,在教学中进一步深化教师科研的教育价值,在专业建设方面她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历向学院提供专业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特色上的思路,与学院共同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她通过课堂给同学们传授专业知识,努力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杨娟希望同学们认清自己、早日规划、扫平障碍、有所取舍,争取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世界上没有哪种选择是标准答案,适合自身兴趣、能力、综合条件的选择才是最合适的。就业对一些同学或许不是最好选择,但却是最直接的选择,社会阅历增多后,个人可以迅速找到位置、获得成长。同样,考研后选择机会多,部分同学经过读书深造的历练,专业能力等可以获得质的突破,在行业里有所建树。

教师简介

杨娟——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长期从事食品工程及蛋白质化学及综合利用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粤西特色生物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项目1项,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岭南师范学院项目3项。在《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食品与发酵工业》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4件。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性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银奖1项、省金奖2项,省银奖1项、市二等奖1项,市优秀奖2项,指导大学生申报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获得立项2项。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杨娟与学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