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正文

最新新闻

【主题教育】学校召开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三场专题辅导报告会

发布日期:2023-05-10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学生记者 黄妍然 刘芷晴      编辑:赵宇清      点击:

专题辅导报告会现场

岭师新闻中心讯:5月9日,岭南师范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三场专题辅导报告会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报告会也是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今年第七次集中学习会。会议邀请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教授以“线上”方式作专题辅导报告。学校党委书记兰艳泽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全体校领导出席报告会,学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参加报告会。

郑雨彤摄 (4)兰艳泽书记发言特写.JPG

学校党委书记兰艳泽主持会议

卢晓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并将教育强国摆在首位,反映了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以《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方位》为题,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中国特色、时代意义”“教育强国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方位”等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教育强国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卢晓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教育现代化既体现理想目标意义,又表明动态过程意义。他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落脚点,要牢牢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四个“新”,弄清弄懂新领域与新赛道的关系、新动能与新优势的关系,回答时代命题,开辟当代中国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中国教育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就如何推进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卢晓中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教育强国建设是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国家层面的高度统一。二是国家强盛与人民满意的一致性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旨归。三是坚持系统观念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既体现了“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一教育优先发展的时代特征,也充分彰显了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系统性。

学校党委书记兰艳泽作总结讲话

兰艳泽指出,卢晓中教授的专题报告以高屋建瓴的思维、鞭辟入里的分析解读,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下教育强国的建设,既有政治高度又有理论深度,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学校办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兰艳泽强调,在全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读书班聚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学校自身的发展建设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读书班学员要进一步落实好学习内容,要心怀国之大者,强化政治担当,增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把握新机遇、新挑战,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要坚持真抓实干,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广东实践做出岭师的新贡献。

兰艳泽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新师范”建设,建设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体系,努力在海岛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助力广东乡村振兴,把学校打造成为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强劲引擎。要扎根岭南大地办大学,敢于善于走出去,加强学术交流,科技合作、人才互通。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好省级产业学院和我们“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和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红树林研究院等智库,进一步提升学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支撑度和引领力,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长久的有力支撑。

下午,读书班14个小组继续通过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领学、小组成员交流的方式,聚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结合本职工作和学校发展展开研讨交流学习,突出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解掌握。